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第一产区,一区二区精品性色,欧美v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台湾综合区国产精品

      1. 首頁    山東    國內    社會    教育    旅游    房產    娛樂    企訊    女人    財經    科技    健康    家居  

         

         首頁 > 汽車頻道 > 正文
           

        汽車產量十強省份變局,這些新勢力在崛起

        2025-03-20 08:13:39  |  來源:  |  作者:  |  閱讀:次  字號: T   T
         

          在新能源汽車產業(yè)變革大潮下,汽車產業(yè)格局迎來了劇變,汽車產量十強省份的位次近年來隨之出現了顛覆性的變化。

          3月18日,陜西省發(fā)布2024年統(tǒng)計公報,數據顯示2024年陜西汽車產量為175.35萬輛。3月15日,江蘇省發(fā)布的2024年統(tǒng)計公報顯示,2024年江蘇汽車產量為225萬輛。兩個省份產量排名分別從上年的第十位和第七位上升至第七位和第五位。

          與此同時,部分曾經長期占據第一方陣的省份,產量排名出現下降,甚至一些老牌汽車重鎮(zhèn)已經跌出前十。

        十強格局大變

          根據國家統(tǒng)計局數據,2024年,汽車產量前十位省份分別是廣東、安徽、重慶、江蘇、山東、上海、陜西、浙江、吉林和湖北,產量分別是570.74萬、262.03萬、254.01萬、225萬、183.81萬、180.75萬、175.35萬、169.22萬、150.7萬和138.91萬輛。

          在傳統(tǒng)燃油汽車時代,計劃經濟下形成的生產力布局和改革開放后合資品牌的引入,奠定了國內較為穩(wěn)定的汽車產業(yè)版圖,吉林、湖北、上海、重慶、廣東、廣西、北京等省份都是傳統(tǒng)汽車產業(yè)重鎮(zhèn)。

          因此,在汽車產量省份排名中,這些省份一度長期占據十強的位置。不過,這一格局最近幾年開始被打破,新興力量向這些傳統(tǒng)汽車重鎮(zhèn)發(fā)起了挑戰(zhàn)。

          陜西是其中最黑的“黑馬”。作為原本汽車產業(yè)條件較為薄弱的西部省份,陜西在2017年將汽車產業(yè)確定為支柱產業(yè),并提出2018年達到70萬輛的產量,2021年整車產銷超過200萬輛,力爭整車產能規(guī)模突破300萬輛。

          陜西所依賴的就是陜西重型汽車以及收購秦川汽車的比亞迪等,它所瞄準的是當時國內汽車企業(yè)規(guī)劃達1100余萬輛的產能,希望能招引其中一些重大項目落地。不過,陜西發(fā)展的路徑并非如設想的那樣,反而是比亞迪持續(xù)擴產推進了其目標的實現。

          在比亞迪全面轉型生產新能源汽車之后,陜西汽車產量迎來爆發(fā)式增長。2017年,陜西汽車產量達到61萬輛;2022年,陜西汽車產量突破百萬輛,省份排名也迅速上升,從2021年的第13位躍升至第8位。

          在這輪產業(yè)大變革中,上升的不只陜西,在傳統(tǒng)燃油車時代已擁有較強實力的安徽和江蘇也在最近幾年連續(xù)上升。2024年,安徽和江蘇分別生產汽車262.03萬輛和225萬輛,位居第二和第四,相比2023年上升兩位和三位,與陜西一樣成為十強的新興力量。

          實際上,安徽和江蘇在2019年以前也曾是汽車產量十強省份,但是在2018年之后遭遇汽車產業(yè)深度調整,產量大幅下滑,排名跌出十強。2019年,江蘇和安徽分別位居第十一和第十四。但是,隨后的新能源汽車熱潮將兩個省份又帶回十強,并進入五強。

          與此同時,曾長期位居前列的傳統(tǒng)汽車重鎮(zhèn)的汽車產量則呈現下降趨勢,比如吉林汽車年產量在2019年達到288.9萬輛,2024年下降到150.7萬輛;湖北2017年達到266.61萬輛,2024年降至138.91萬輛。曾經多年占據第五和第十位的廣西和河北則已經滑落至十名以外。

        車企布局攪動產業(yè)版圖

          2024年,陜西汽車產量達175.4萬輛,同比增長19.3%,高于全國14.5個百分點。其中,陜西新能源汽車產量119.8萬輛,同比增長13.9%,占全省汽車總產量的68.3%。官方宣布,陜西省已經晉級西部地區(qū)汽車產業(yè)集群大省,躋身全國汽車產業(yè)第一梯隊。

          2024年,廣州市汽車產量為253.98萬輛,重慶市汽車產量為254.01萬輛。這意味著,2024年,廣州被重慶超過,重慶也回升到了10年前的產量規(guī)模。而重慶崛起的背后也是以賽力斯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產量的飆升。

          2024年,重慶市汽車產量為254.01萬輛,增長9.4%,其中新能源汽車95.32萬輛,比2023年增長90.5%。從這組對比數據可以看出,正是重慶新能源汽車的加快發(fā)展,彌補了燃油車產量的下降,才使得重慶這個傳統(tǒng)汽車重鎮(zhèn)避免衰落。

          可以看見,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yè)的發(fā)展,傳統(tǒng)汽車產業(yè)版圖正在被顛覆,傳統(tǒng)汽車城受到新興汽車城的沖擊,包括合肥、西安、長沙、鄭州、常州等城市汽車產量大增。

          不過,從這些城市的企業(yè)布局來看,汽車產業(yè)版圖格局又遠沒有確定。

          分析陜西汽車產量的構成可以看出陜西崛起背后的力量。2024年,比亞迪在陜整車產量突破百萬輛,達到107萬輛,同比增長17.4%,占比亞迪全球產量的1/4。吉利在陜基地產量52萬輛,同比增長32.4%,產量約占吉利汽車集團的1/4。

          也就是說,這些新興汽車重鎮(zhèn)的發(fā)展高度依賴某一兩個大型新能源汽車企業(yè),顛覆產業(yè)版圖格局的恰恰是這些造車新勢力;同時,在市場競爭加劇、市場風險不確定的情況下,這些新勢力的產業(yè)版圖遠沒有確定。

          以比亞迪為例,其在全國已經形成若干個主要生產基地,除了西安、長沙之外,鄭州、合肥都將建設超級工廠,而這些布局將攪動整個產業(yè)版圖。

          今年鄭州市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25年,支持比亞迪、上汽、鄭州日產等企業(yè)放量擴能,支持宇通集團發(fā)展新能源卡車、打造世界一流企業(yè),新能源汽車產量突破100萬輛,整車產量突破160萬輛,加快建設新能源汽車之城。

          今年常州市政府工作報告也顯示,2024年,新能源產業(yè)規(guī)模突破8500億元,整車產量近80萬輛,均創(chuàng)歷史新高。理想汽車第100萬輛新能源車下線。

          可以預計,今年常州新能源汽車產量也有可能破百萬輛。

        我來說說( 
        來頂一下
        返回首頁
        返回首頁
        上一篇:返回列表
        下一篇:濱州新能源動力電池項目5月達到投產條件
         
        0
         
         
         
         
        推薦資訊
        “小哥食堂”正式揭牌
        “小哥食堂”正式揭牌
        大棚茴香喜豐收 拓寬群眾致富路
        大棚茴香喜豐收 拓寬群
        溫室大棚育苗忙
        溫室大棚育苗忙
        小番茄闖出大市場
        小番茄闖出大市場
         
        欄目最新
        欄目熱門
         
         
         
        版權聲明   |   網站簡介   |   網站導航   |   頻道招商   |   聯(lián)系方式   |   友情鏈接
        山東信息港 ings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