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劉震
為發(fā)展特色素質教育,膠州市官路小學從2017年制定了“三年時間讓每個孩子都會一種樂器”的目標,目前該校已有120人左右可以吹奏葫蘆絲,有60人左右能識譜,絲竹之聲讓校園充滿音樂和快樂。
12月10日,記者從膠州市官路小學了解到,該校自1954年建校以來,距今已走過了66年的風雨歷程,她雖然地處偏遠的農村,但全體師生一直努力將其打造成農村老百姓家門口的好學校。校長徐超告訴記者,2017年開始該校校委會制定發(fā)展目標:用三年的時間讓每個孩子都會一種樂器,在此目標的推動下學校著手開發(fā)了《禮樂葫蘆娃》——葫蘆絲校本課程,現(xiàn)在已有120人左右,基本會吹奏,有60人左右能識譜,自由演奏,讓校園充滿音樂和快樂。
除了音樂特色教育,官路小學還大力發(fā)展禮儀教育,學校把禮儀教育納入學校課程提出“禮”育的教育特色。為全面落實學校的教育理念,推出了第一本學校課程《禮儀教育》,課程分為二十二大項,涵蓋學校、家庭、社會三個方面。此課程緊扣學校特色教育理念,符合農村學生生活實際,也是學生提升綜合素質的必需知識基礎。結合學校特色,為保證和落實學生“禮”育的教育成果,開展了“八禮四儀”系列特色教育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