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加強班級管理,充分發(fā)揮骨干班主任的引領作用,推廣優(yōu)秀班主任的主要做法和成功經驗,探索班級工作的新方法,取長補短,共同提高教育學生和管理班級的能力,促進班主任專業(yè)化成長,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1月4日,坊子區(qū)實驗學校組織班主任素養(yǎng)提升工程智慧論壇(第三期)。
懷大愛心,做小事情
陶行知先生說過:“誰不愛學生,誰就不能教育好學生”。其實,當我們老師用愛心、微笑去感化學生時,我們老師自己也被愛心、微笑感化了,此所謂“教學相長”!付雯雯老師從四個方面與我們分享了在班級管理中“愛”字當頭,“責”字為重的意義。
用心澆灌,靜待花開
韓曉倩老師在班級內實施班長負責制,成立互相學習小組實行量化管理,并定期召開班干部會議,設置獎懲制度,以此來鼓勵學生,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意識,讓每位學生在班級里發(fā)揮積極作用,還與老師交流身懷“五心”是法寶的妙招。
潤物細無聲--班級管理我們這樣做
俗話說“細節(jié)決定一切”,郭愛榮老師從細節(jié)入手,把握細節(jié),關注細節(jié),帶領她的孩子們一起成長。并與所有老師共勉:換個角度,換種身份,我倍感班主任責任重大。也許我們的學生無法成為豪杰或者偉人,但是只要我們努力些、熱情些、勤勞些、耐心些,我們就可以大聲地告訴所有把孩子交給我們的家長:請您放心,我會還您一個健康、快樂、自信的孩子!
教育契機之我見--教育案例分享
劉曉蕾老師帶領大家一起悅讀王玉蘭老師教育案例,分享教育智慧。案例中王玉蘭老師針對“車上雪景”一問題在班級內展開一場別開生面的微班會,利用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具體情境展開教育活動,更易引發(fā)學生的情感體驗,從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針對王老師的教育案例,各位班主任也集思廣益針對案例情況積極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
牟曉榮書記做總結性發(fā)言,并對學校班主任工作提出新要求:教育無小事。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捕捉教育契機,開好微班會,要進行及時教育引導,時刻關注學生發(fā)展情況,培養(yǎng)出色的學生,塑造優(yōu)秀的班級。
“三人行必有我?guī)?rdquo;,在我們身邊每位老師的身上都有自己的閃光點,我們要多借鑒他人的教育經驗,取長補短,結合實際探索適合自己班級管理的新路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