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一年級學生,拼音教學如果不讓學生充分地“動”起來,那么他們將對學習產(chǎn)生厭倦情緒,注意力也難以集中。在教學中,我經(jīng)常鼓勵學生用肢體、手勢“手舞足蹈”來擺字母。例如,在教“O”這個單韻母時,我啟發(fā)學生思考:怎樣用你的肢體動作來展示“O”的樣子?于是,一番熱烈的討論之后,有的孩子把嘴巴張開,攏成一個圓形;有的孩子把食指和大拇指圍成一個圓形;有的干脆把兩只手臂圈成一個圓形……各式各樣的“O”展示在眼前。
有時,我會跟學生玩打“拼音牌”的游戲。這種牌可以四個人打,也可以兩個人打。將“牌”分發(fā)到每個參與者手中后,一方先出一張“牌”,口里還要念“我出……(如我出‘b’)”,然后該對方出牌,所出的“牌”要能與對方的“牌”相拼,(如出“a”,出牌者還要念“我出a,b—a——ba,尾巴的巴”),拼對了,對方的牌就被你贏過來了,最后看誰贏的牌多。在開心的玩耍中,不知不覺地復習了字母,訓練了拼讀,學生們玩得可開心了!
“善教者,師逸而功倍,不善教者,師勤而功半。”只有優(yōu)化拼音教學,發(fā)展多元智慧,才能使拼音教學融知識性、趣味性和實踐性于一體,才能使拼音教學活起來。
(東昌路小學 段亞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