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地瓜上市的時候,王明祥將自家收獲的6000多公斤“唐山紅”,以每公斤3.2元的價格賣給了天津一客商。 11月17日,王明祥拿到客商付給的1.9萬元貨款,笑得合不攏嘴。
王明祥是樂陵市西段鄉(xiāng)木頭王村的一名貧困戶,往年這個時候,為了盡快賣掉收獲的地瓜,防止腐爛,他不得不以低價賣給來村里收購的商販。
木頭王村是一個擁有400余人的小村,村里僅有的500余畝土地均為沙土地,且土質(zhì)偏弱堿性,適宜地瓜種植且所產(chǎn)地瓜口感甘甜,市場銷售量很好。因此,村里一直以種地瓜為主。由于地瓜產(chǎn)量高,家家戶戶每年都會收獲幾千公斤地瓜,然而自家挖的儲存窖最多一兩米深,儲量小也不利于地瓜長期儲存。“沒地方放,每年爛的比賣的還多,俺家去年6000多公斤地瓜,一共才賣了4000多塊錢,都賠錢了。”王明祥說,建個大儲存窖成本高,個人承擔(dān)不起,多數(shù)村民不得不賤賣地瓜。
“儲存地瓜對溫度、濕度的恒定控制要求很高,村民一般很難掌握。我們是不是可以建一個地瓜儲存場所,改變‘地瓜出壟即銷售’的模式,先存上半年,地瓜的甜度色澤更好,反季銷售也能賣個高價。”在鄉(xiāng)里召開的一次扶貧座談會上,鄉(xiāng)黨委副書記曾范杰提出這個想法。
今年4月份,西段鄉(xiāng)整合36萬元扶貧資金,從河南請來專業(yè)施工隊,建起了8個直徑約7米,深10多米的地瓜儲存窖,倉儲總量達80余萬公斤。同時,為了便于管理,將儲存窖以每年5.3萬元的價格租給村里種植大戶王現(xiàn)芬經(jīng)營的明振地瓜種植合作社。“村里的14戶貧困戶不僅免費使用地窖,每年的租金也會平分給他們,而且我們會為他們提供就業(yè)崗位。 ”王現(xiàn)芬說,為了確保貧困戶收獲地瓜的銷量,合作社客戶要貨也優(yōu)先提供貧困戶的地瓜。“今年除去地瓜苗成本,我至少能賺1.5萬塊錢呢。”王明祥今年在合作社打零工也掙了6000元,目前,他一共賺了2.1萬元。“好多貧困戶地瓜還存著呢,想明年過年再賣,那時候比現(xiàn)在賺得更多。要不是家里急著用錢,我也得再存一段時間。”王明祥感慨地說,“有了政府的致富好點子,我們脫貧不成問題了。 ”
□本報記者 石秀秀 本報通訊員 王志 潘丙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