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七級、阿城、張秋隨運河的開通而興旺和繁榮,成為京杭大運河上有名的三鎮(zhèn)。近年來,陽谷縣以三鎮(zhèn)為點,以運河為線,通過豐富沿岸游覽內容、開發(fā)特色文化產品等方式,著力打造運河風情旅游片區(qū)。
突出歷史文化特色,把七級打造成古風懷舊小鎮(zhèn)。遵循“尊重歷史、修舊如舊”的原則,恢復明清風格建筑碼頭、古街巷、碧霞宮、翟家祠堂、狄家藥鋪、田宗客館等遺址,建設古鎮(zhèn)城樓、四門、廣場、會館、沿河沿街店鋪及園林住宅。同時,積極打造以順河街為主的商業(yè)購物區(qū),以河湖系為主的水上娛樂區(qū),以園林宅院為主的休閑居住區(qū)。
突出佛教、阿膠特色,把阿城打造成為阿膠養(yǎng)生小鎮(zhèn)。不斷完善海會寺配套設施,修建仿古步行商區(qū)、海會寺廣場和運河碼頭。綜合開發(fā)古阿邑文化旅游區(qū),修復古阿邑衙門、孫臏故里、齊文化展館、古阿井景觀、阿膠療養(yǎng)中心、阿膠文化水街、阿膠展銷中心等,將阿城鎮(zhèn)建設成集運河、齊文化、阿膠文化和宗教文化為一體的綜合性旅游服務區(qū)。
突出水韻特色,把張秋打造成為運河文化小鎮(zhèn)。重點完善以運河為主軸的水系,并通過水系連接景陽岡旅游區(qū)、張秋古鎮(zhèn)風貌區(qū)和以黑龍?zhí)、戊己山、金堤河等景點為核心的金堤河風景帶,建設張秋古鎮(zhèn),修建古碼頭、修通運河水系實現通船,沿運河建設仿江南水鄉(xiāng)古鎮(zhèn)的臨水一條街,建設水滸文化園、一百單八將特色民俗、帳篷營地等景點。同時,逐步修復陳家大院、城隍廟、龍王廟、掛劍臺等遺跡。 □記者 鐘 偉 通訊員 楊 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