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暖陽中,莒縣小店鎮(zhèn)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上,一場名為《野菜餅子熱面湯》的周姑戲正在上演:“別忘了;丶铱吹,對,常回家看爹娘……”劇情跌宕起伏,劇中兒女們以不同的方式表達對父母的孝道。
臺上演員演得起勁,臺下觀眾看得入迷。“寓教于戲,讓人非常感動!以后我會;丶铱纯,更加孝敬父母!”小店鎮(zhèn)社區(qū)群眾龐立香深有感觸地說。
如今,在小店鎮(zhèn),像這樣的群眾自娛自樂活動天天有,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豐富的文化盛宴。
有著“魯東南小延安”之稱的小店鎮(zhèn),紅色文化資源豐富,境內(nèi)的橫山是魯東南抗日根據(jù)地之一。近年來依托紅色資源,小店鎮(zhèn)用紅色文化引領新時代文明實踐,讓“紅色圣地”勁吹文明風。
為推動紅色文化融入思想引領、道德教化和文化傳承,小店鎮(zhèn)投資668萬元建設了面積達2000平方米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分中心,同時以“一辦、一站、一講堂、一廣場、多功能室”為基礎,配套建設了3條主題街道、4處實踐基地,為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夯基壘臺”。
臺子搭起來,活動搞起來。以活動“有價值導向、有文化內(nèi)涵、有情感溫度”為準繩,小店鎮(zhèn)樹起活動開展“風向標”,真正讓文明實踐聚人氣、有活力、可持續(xù)。
紅色基因重傳承。立足革命老區(qū)優(yōu)勢,挖掘“橫山母親”“橫山之子”紅色資源,成立了“紅色宣講隊”,每月一次宣講會,每年一場演講比賽,講述革命故事,傳承紅色基因;立足非遺文化優(yōu)勢,整合文藝演出隊和莊戶劇團,組建了“紅色文藝輕騎兵”,編排文明新風小品,譜寫文明實踐歌曲。
好人典型作表率。“放羊老人”孫元玉兩次捐款獻災區(qū)、打工青年孫靖杰跳海勇救落水人、共產(chǎn)黨員龐育生臨終捐款獻教育……抓住小店好人“井噴”這一優(yōu)勢,采取建好人街、好人廣場,開展好人巡禮等多種方式,把好人的事跡宣傳到每家每戶,讓人們學有目標、趕有方向。
“一朵鮮花打扮不出美麗的春天。”小店鎮(zhèn)還把志愿服務作為踐行新時代文明實踐的有力抓手,通過以橫山志愿服務隊為主,整合雷鋒志愿服務隊、青年志愿服務隊、巾幗愛心服務隊,共同組建成鎮(zhèn)一級文明實踐志愿者隊伍,并與社區(qū)(村)志愿服務小隊共同構成了“輻射全鎮(zhèn)、一核多極”的志愿服務格局。
宣講臺前、生產(chǎn)車間、疫情一線……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服務隊的身影。圍繞文化惠民、社會責任、歡樂節(jié)日、企業(yè)送技、青年成長五大主題,小店鎮(zhèn)志愿服務隊目前已累計服務群眾上萬人次。
風尚漸成,久久為功。如今,行走在小店鎮(zhèn),看到的是張張笑臉,邂逅的是文明之花,感受的是道德力量,品嘗的是幸福滋味……文明新風匯聚成了小店鎮(zhèn)的鄉(xiāng)鎮(zhèn)之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