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霍學全 李世忠)濟寧市魚臺縣扎實推進土地復墾工作,加強土地恢復治理,今年新增、恢復耕地4千多畝。
在老砦鎮(zhèn)義和村,經(jīng)過復墾治理,曾經(jīng)的廢棄窯坑變成了一片生機盎然的麥田。義和村黨支部書記于慶勇告訴記者,這個窯坑40畝,但是比較深,養(yǎng)魚不好養(yǎng),也沒有人承包。
今年5月,魚臺縣充分利用東魚河清淤土源,大力實施土地復墾項目,義和村的廢棄窯廠和5個窯坑就在復墾范圍內。于慶勇說:“整體復墾了近120畝耕地,以每畝1100塊錢的價格承包給種糧大戶,能為我們村每年增長集體收入10多萬元。”
在張黃鎮(zhèn)袁洼村,采煤塌陷地治理項目即將完工,可恢復耕地543畝。魚臺縣自然資源和規(guī)劃局土地開發(fā)復墾中心副主任 強騰介紹,塌陷深度為30到50公分,通過客土回填的方式,重新對這片土地進行整平,開春就可以進行種植,年可生產(chǎn)水稻、小麥100萬斤。
截至目前,魚臺縣已完成清河鎮(zhèn)、魚城鎮(zhèn)、谷亭街道、老砦鎮(zhèn)、唐馬鎮(zhèn)的工礦廢棄地復墾,新增耕地457畝。對這五個鎮(zhèn)街的120個村莊實施土地整理,新增耕地3036畝。同時,加強土地恢復治理,確保復墾土地達到種植要求。
濟寧市土地發(fā)展集團魚臺分公司辦公室主任王立生表示,嚴格按照國家制定的標準,對毀損土地進行治理,對項目區(qū)內的溝路渠進行高標準建設,確保旱能澆、澇能排,讓農民種好田,收好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