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初,劉國棟夫婦從武漢轉(zhuǎn)入廣州一家醫(yī)院繼續(xù)治療。
然而,陳立文的病情不斷惡化。渾身無力,腫脹嚴重,多次高燒達42度。此時,劉國棟也處在化療期,兩人經(jīng)常是在一張病床上做化療。妻子的吃喝拉撒全由他一人包辦,妻子常常夜里嘔吐咳血,排尿困難,他也因此徹夜難眠,常?吭谄拮拥拇差^,和衣而睡。剛剛40歲出頭的他,已經(jīng)生出了密密的白發(fā)。
天堂來信 她伴著孩子沖刺高考
今年2月7日,臨近春節(jié),劉一芃從團風趕到廣州,一家三口在醫(yī)院病房里團聚。年夜飯,是劉國棟在病房里,用電磁爐煮的。
想親眼看見兒子考上大學,是陳立文最大的心愿。然而,由于身體狀況急轉(zhuǎn)直下,她擔心自己等不到那一天。為了不影響孩子高考,她向丈夫約定,如果在高考前自己離去了,一定不要告訴兒子,以免影響他高考。
為了幫助丈夫“圓謊”,體重僅剩30公斤的陳立文,提筆堅持著給兒子寫了一封又一封信,讓丈夫保存著,每周給兒子一封,告訴他媽媽還在醫(yī)院治療。
“芃芃,媽媽想你,你想媽媽了嗎?這兩天媽媽沒有打點滴,因為媽媽的白細胞太低了,要打升白針,F(xiàn)在沒打點滴,媽媽真舒服……想你一個人在家里,洗澡、洗衣服、燒開水、做飯、看電視、睡覺,孤零零的,真難為你了。兒子,現(xiàn)在你真的長大了,一個人能獨立生活就不害怕了……”
4月初,正在備戰(zhàn)高考的劉一芃,收到了媽媽寫給他的信。信是爸爸一個人帶回來的,爸爸告訴他,媽媽現(xiàn)在治療效果不錯,由在廣州的親戚照顧著,讓他安心備考。此后的每一周,劉一芃都會收到媽媽的信,媽媽鼓勵他爭取考上心儀的大學。
4月15日,劉一芃在一次科目考試中,成績出現(xiàn)波動,他覺得有點沮喪。晚上回家后,爸爸又給他拿了一封信。媽媽在信中說:“孩子,你知道為什么你的名字里有一個‘芃’字嗎?這個字寓意茂盛,我們希望你像一個平凡的小草,但又有著堅韌的精神,勇敢面對挫折——高考備考中,你總會遇到困難和疑惑,但知難而進,就會擁有更加旺盛的生命力。”媽媽的信,讓劉一芃重振了信心。
“人總是要長大的,成長的過程是幸福而美妙的,你在經(jīng)歷著幸福而美妙的成長過程,你不覺得嗎?好好體會一下吧。”高考日漸臨近,壓力越來越大,而媽媽的信,總像一場“及時雨”,化解著劉一芃的壓力。
6月1日,陳立文在信中這樣對兒子說:“馬上要高考了,無論將來如何,只要你選擇了自己喜愛的事情去做,你就會覺得充實和開心……”
兒子一遍遍“貪婪”地讀著媽媽來信的樣子,讓劉國棟心如刀絞。其實,早在3月27日早上8 2/3 首頁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尾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