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在張家口市宣化區(qū)萬柳公園,一位老漢手拉一輛造型獨特的童車徐徐前進(jìn),車上坐著一名兒童,引得行人紛紛投來好奇的目光。“好環(huán)保呀!”“嘿!真有意思。”之所以說這輛童車奇怪,是因為一眼就可以看出這輛車是用酸奶瓶子等一些廢棄物手工制作而成的。
這輛童車的制作者就是拉車的老漢,55歲的退休人員馬常勝,車上坐的是他不滿兩歲的小孫女。仔細(xì)端詳這輛童車,整體造型類似輪船,主體分為底座和頂棚兩部分,四周掛著彩色小旗,童車上裝飾有迷彩裝甲玩具車、動物造型的小塑像、芭比娃娃、飛機(jī)等各種各樣有趣的兒童玩具,配置可謂相當(dāng)齊全。
馬常勝向記者揭秘說,童車的頂棚和車底主體都是用廢棄的泡沫塑料做成的,周圍再用酸奶塑料瓶圍出造型,“這些瓶子都是孫女喝完酸奶后積攢下來的,頂棚用了60多個瓶子,車底盤比頂棚大,用了80多個瓶子。”頂棚與車底之間用一根桿子支撐,“這根桿子是廢棄的拖布把和孫女玩壞的長水槍拼接起來的。車底的輪子是孫女小時候?qū)W步車廢棄后拆解下來的。”馬常勝說,童車還可以安裝上電機(jī),后面可以裝上螺旋槳,就能像船一樣在水上行駛,裝飾燈也可以亮起來。說話間,馬常勝把童車放到水面上,童車就像小船一樣穩(wěn)穩(wěn)地在水里漂浮著。
馬常勝退休前在造紙廠工作,這輛童車的制作完全是他自己琢磨出來的。他最初只是制作了一艘小船的外型,即童車的頂棚部分,給孩子玩耍用。后來,廢舊材料多了,就琢磨著給孫女做一輛可以乘坐的童車,從有這個想法到制作完成,大約用了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平時要照看孫女,孫女睡著了,就利用空隙時間一點一點地設(shè)計,用膠帶纏好,再增加上孩子喜歡的玩具做裝飾。剛做出來的時候,小孫女興奮得不得了,F(xiàn)在,已經(jīng)做了一大一小兩輛小車了。”馬常勝還給童車起了個名字——水陸兩用拉風(fēng)愛心童車。
宣化區(qū)市民王先生看到這輛特殊的童車后感慨地說,且不說這是一個很環(huán)保的創(chuàng)意,單說老人這份心意就已經(jīng)很讓人感動啦,現(xiàn)在大家生活條件普遍比較好了,一般的人家都給孩子買現(xiàn)成的玩具,很少還會去動手制作玩具,老人制作的童車可能沒有市場上賣的精致,但是其中一點一滴,每一個細(xì)節(jié)都飽含著老人對孫女的濃濃愛意。(文/圖 記者 冬子 通訊員 陳曉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