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wǎng)·海報新聞見習記者 楊小禾 李釗銘 威海報道
記者第一次見到王華波的時候,最大的感受就是:他很精神,也很愛笑。他興趣愛好廣泛:攀巖、游泳、籃球、健身……如果不是坐著輪椅,你很難想象他是一名胸椎十二節(jié)骨折壓迫神經(jīng)導致高位截癱的患者。
王華波曾是榮成市某單位維修工,修理機器時遇到意外高處摔落造成脊髓損傷癱瘓,突然的命運轉(zhuǎn)變讓王華波曾消沉過,“不想出門,也怕見到熟人,原本能跑能跳的正常人突然什么也干不了,心情確實很糟糕。”王華波回憶道,“剛住院時身邊沒有人心里會特別慌,想喝口水都是很困難的事。尤其是看到母親常常背著我流眼淚,我這心里特別不是滋味。”
受傷時,王華波的兒子剛滿一歲,太小的他還不明白爸爸發(fā)生了什么,總是嚷著讓爸爸陪他玩。“我看著孩子渴望的眼神,突然就想明白了:受傷不是什么天塌下來的大事,我塌了家才塌了。”看著年幼的孩子,身為父親的王華波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
住院期間早上八點做康復,結(jié)束后積極配合醫(yī)生做復健,一天的時間安排得滿滿當當。僅用一年半的時間,王華波就熟練的掌握了輪椅使用的小技巧,“做復健很辛苦的,每當我想放棄的時候,我就想著要好好鍛煉,出院以后能夠獨立照顧好孩子,而且其他孩子爸爸能做到的,我也要能做到。”
王華波參加志愿服務活動
走進王華波的家中,家里被他收拾得干凈明亮,還有不少健身器材,兒子的玩具也整齊的擺放著。“我收拾房間他幫我倒垃圾,我做飯他幫我開燈,家里來人了他就跑過去開門。別看他現(xiàn)在還小,將來一定是一個了不起的人,兒子是上天送給我最好的禮物!”每每談起兒子,王華波就有說不完的話。
如今,王華波的兒子今年也5歲了,性格陽光開朗,一直視父親為榜樣,“我爸爸特別的強壯!”王華波的兒子驕傲的說道,“他力氣特別大,引體向上可以做好多,一下子就可以把我抱起來,沒有人比他更厲害了。”
雖然王華波也曾抱怨上天不公,但是他并沒有自怨自艾,熱愛生活,熱愛公益,連續(xù)兩年參加接送盲人回家活動。身體力行,躬親示范,在逆風中翻盤,這是王華波送給兒子最好的禮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