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草木發(fā)芽后,萊陽市龍旺莊街道塹頭村在外務工的村民回到村后,會抽時間跑到村南去看看。村南的121畝耕地里,今年新栽下了1.1萬棵梨樹苗?粗@些梨樹苗發(fā)芽、抽枝再到形成一整片新綠,他們心里各有想法。
村民在這121畝地中有承包地的,心里覺得把地交給村黨支部領辦的合作社做對了,他們不但可以安心務工,還能有一份比自己耕種更高的土地收入;在這片地里沒有承包地的村民,心里則想的是:再等一年,看合作社發(fā)展好了,也把自家耕地交給合作社。
塹頭村是個有著965口人的村莊,人均1.1畝耕地。耕地雖不多,土壤和水澆條件在當?shù)囟际呛芎玫摹4迕裨诘乩锓N小麥和玉米,產(chǎn)量雖高,可人均一畝來地發(fā)不了大財。為增加收入,全村絕大多數(shù)勞動力選擇到附近企業(yè)上班或外出務工。家里的地沒人種,或交給老人種,粗放管理,來自地里的收益更低了。
村黨支部書記宋文銘很清楚全村人一年來自土地的收益,他覺得太低了。更讓他煩心的是,村集體沒啥收入。一個上千口人的村,村集體沒有固定且長久的收入,不要說發(fā)展,維持下去都很難。這兩年有煙臺市體育局派駐的第一書記幫助,村集體運轉得很不錯。可等第一書記完成駐村任務走了以后呢?
2018年,萊陽市委組織部組織部分村干部到浙江學習,看著人家黨支部領辦的合作社不但增加了村民收入,還能大幅度提高村集體收入,前去的宋文銘很是眼紅。回來后,在組織部門和街道黨工委的支持下,塹頭村黨支部領辦的種植專業(yè)合作社成立了。
合作社采取的是土地入股辦法。村民土地入股合作社,可以拿到兩種分紅:固定分紅,一年一畝地1000元,而當?shù)刈詈玫牡亓鬓D價格也不過千元;經(jīng)營分紅,每年根據(jù)合作社的經(jīng)營情況進行分紅。
2018年秋后,村南的這121畝地交到合作社手中。合作社花17萬元買來發(fā)酵好的牛糞,用挖掘機挖出條溝,把牛糞施到地里。今年3月底,這些土地上栽下了1.1萬棵梨樹苗。梨樹是新品種,宋文銘想走的是高端果品,盡量不施用化肥,牛糞又是改良土壤、增加地力的好東西。
前兩年梨樹小,地里只投入沒產(chǎn)出,合作社急需要錢。今年合作社自己育苗,在梨樹間栽紫薯。梨樹小占用地方少,紫薯秧貼地生長,兩者各有生長空間。
地里的活,由一個喜歡土地又會種地的村民在忙著,人手不夠隨時雇村民。4名村“兩委”成員都是黨員,地里有活,他們都會跑來干,沒有一個提起工資的事兒。他們覺得,合作社是黨支部領辦的,是全村人的,作為黨員和村干部,他們過來干活是應該的。“在地里干半天活,出一身汗,感覺很舒服。”宋文銘說。
宋文銘說,梨樹2021年開始掛果,5年便能進入盛產(chǎn)期。梨樹進入盛產(chǎn)期后,除了給入股村民的分紅,村集體一年增加30萬元的收入應該有保證。“到了那一步,會有更多的村民把土地交給合作社。”他說,“在合作社經(jīng)營下,全村的土地會產(chǎn)生高得多的效益,村民從土地上的收入提高了,村集體也年年有穩(wěn)定可靠的收入,這樣塹頭村的振興才能走上快車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