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第一产区,一区二区精品性色,欧美v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台湾综合区国产精品

      1. 首頁    山東    國內(nèi)    社會    教育    旅游    房產(chǎn)    娛樂    企訊    女人    財經(jīng)    科技    健康    家居  

         

         首頁 > 資訊頻道 > 新農(nóng)村 > 正文
           

        山東鄄城17894名灘區(qū)群眾搬進村臺新家

        2020-09-30 16:38:56  |  來源:  |  作者:  |  閱讀:次  字號: T   T
         

          “沒想到,俺這輩子還能住上這么好的房子!”看著已經(jīng)鋪設(shè)地板磚、安裝太陽能熱水器的自家“別墅”,山東省菏澤市鄄城縣舊城鎮(zhèn)王莊村村民王乃亮瞧瞧這兒、摸摸那兒,樓上樓下跑了三四遍。從選房那天到正式入住,已經(jīng)71歲的王乃亮整整激動了9天——能擁有一個穩(wěn)穩(wěn)的家,他已經(jīng)整整期盼了62年。

          9月29日上午,菏澤市鄄城縣黃河灘區(qū)居民遷建“村臺社區(qū)”搬遷入住啟動儀式,在鄄城縣舊城鎮(zhèn)三合村村臺舉行。鄄城縣包括王莊村在內(nèi)的22個自然村17894名灘區(qū)群眾將陸續(xù)搬進村臺,徹底告別困住幾代人的“水窩子”。在此之前,經(jīng)過三年的規(guī)劃建設(shè),9月20日,舊城鎮(zhèn)的三合村、大邢莊、七街、安莊4個村臺安置社區(qū)全部投入使用,首批遷建安置村民按照排號順序統(tǒng)一選房,準備喬遷新居。

          看著剛搬進新居的村民燃起了鞭炮慶祝,王莊村村支部書記郭保榮眼眶濕潤了——因為他知道,這一刻,村民們期盼太久了。

          “黃河灘,黃河灘,洪水一來,房就淹;媳婦竄,孩子竄,竄上大堤,保平安。”一首口口相傳的民謠,道出了灘區(qū)群眾的辛酸。

          1958年,黃河洪水泛濫淹沒了整個村子,當時只有9歲的王乃亮坐著用房梁、麻繩做成的木筏,與家人一起以手作槳,迎著滔滔黃河水,劃到了大堤岸邊,才得以脫險。“房屋被淹,我們一家只能寄宿在親戚家,靠著每天不到一斤的地瓜干,硬撐了一個月,大水才退去。”王乃亮說,從那時起,能有一個安穩(wěn)的家,成了他最大的愿望。

          “從我記事起,俺們村已經(jīng)整體搬遷了三次。村民們搬窮了,也搬怕了。但從這一次搬遷后,村民們就再也不怕大水了。”走在5.2米高的村臺上,郭保榮滿臉欣慰。

          王莊村離三合村村臺不到一公里,此次整體搬遷到這里。行走在村中,大大小小的“溝壑”“深坑”隨處可見,這都是黃河泛濫留下的印記。抬眼望去,村里幾乎每家每戶都是房臺高筑,像是一座座“孤島”,而上面的房屋低矮破舊,與村臺上建起的一排排兩層小別墅形成鮮明對比。

          三合村村臺搬遷當天,第一個入住的村民劉春明的家就位于王莊村西頭,下了房臺便是一處近3米的深坑,當初他與村民就是從這里取土筑臺,抵御洪水。走進劉春明的家,不大的院落里建有五間房屋,卻擠滿了全家11口人。“幸虧兩個兒子結(jié)婚后一直在外地打工,否則根本住不下。”想起以往種種難處,劉春明一度哽咽。

          記者了解到,三合村村臺新房分108㎡、144㎡兩種別墅戶型和36㎡、72㎡兩種樓房戶型。按照國家政策,搬遷的村民,每人補貼3.49萬元。而劉春明家掏了12萬元便分到了兩套144㎡的新房。“這兩套房留給兩個孩子,我輪著住。”劉春明一遍遍打量著自家的新房,水電氣暖一應(yīng)俱全、二層小別墅還帶院子。村臺上還配有幼兒園、小學、商業(yè)店鋪、創(chuàng)業(yè)車間等公共設(shè)施。“原來總怕被水淹,家里沒有一件像樣的家具。如今不一樣了,得好好添置一番。”對未來生活,劉春明充滿了期待。

          “這是俺家的全家福,把它擦干凈了掛新房里去,等過年人到齊了,在俺新家大門口再拍一張。”與劉春明一樣,張發(fā)財、寧素珍老兩口一拿到鑰匙,就小心翼翼地摘下掛在老屋上的全家福,拿上用床單包起的鋪蓋、被褥等,騎上電動車向1公里外的村臺駛?cè)ァ?ldquo;老家具都不要了,住新房、買新家具、過新生活。”張發(fā)財一口氣說了三個“新” 字,話語間充滿了幸福感。

          房子有了,還要考慮生計問題。據(jù)郭保榮介紹,作為安置人口最多的三合村村臺社區(qū),建有兩個大型超市、兩個創(chuàng)業(yè)車間和一個酒店,不僅為群眾提供了工作崗位,每年至少40萬元的租金全部劃到三合村村臺社區(qū)集體所有,村民也不用交物業(yè)費。最近,郭保榮經(jīng)常會繞著老村轉(zhuǎn)兩圈,他有了一個新想法:將王莊村復墾后的200多畝地流轉(zhuǎn)出去,不僅能增加村集體收入,村民通過打工還能掙份工資,降低返貧的危險。

          日日等,夜夜盼,隨著王莊村209戶村民喜遷新居,鄄城縣幾代人的夢想,終于在這場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攻堅戰(zhàn)中,開始變?yōu)榱爽F(xiàn)實。

          據(jù)菏澤市委副書記、鄄城縣委書記張倫介紹,鄄城縣黃河灘區(qū)遷建涵蓋黃河灘區(qū)居民遷建試點、易地扶貧搬遷、村臺建設(shè)和居民外遷四類項目,其中灘區(qū)居民遷建村臺安置工程項目,涉及舊城鎮(zhèn)22個自然村5721戶17894人,共規(guī)劃建設(shè)了大邢莊、七街、安莊、三合村4個村臺安置社區(qū),配備了標準衛(wèi)生室、幼兒園、小學、服務(wù)中心等設(shè)施。目前,4個村臺社區(qū)全部高質(zhì)量建成,完全具備入住條件。至此,全縣黃河灘區(qū)4.1萬名群眾即將告別千百年的“水窩子”,全部搬入新居。

          “這么些年了,都沒有今天住進新家這么踏實。”看著入住的新房新社區(qū),王乃亮說出了灘區(qū)幾代人的心里話。

        我來說說( 
        來頂一下
        返回首頁
        返回首頁
        上一篇:濰坊臨朐用“不斷線”好作風換來“看得見”大變化
        下一篇:博山域城鎮(zhèn)尚莊村:村莊換新顏,百姓盡開顏
         
        0
         
         
         
         
        推薦資訊
        共富車間助力群眾就業(yè)增收
        共富車間助力群眾就業(yè)
        寧陽:持續(xù)壯大林果產(chǎn)業(yè) 多點發(fā)力點亮綠色經(jīng)濟
        寧陽:持續(xù)壯大林果產(chǎn)
        “青衿致遠”實踐團參觀走訪青島漢纜股份有限公司
        “青衿致遠”實踐團參
        種下“牧草綠”,治愈“鹽堿白”
        種下“牧草綠”,治愈
         
        欄目最新
        欄目熱門
         
         
         
        版權(quán)聲明   |   網(wǎng)站簡介   |   網(wǎng)站導航   |   頻道招商   |   聯(lián)系方式   |   友情鏈接
        山東信息港 ings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