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記者來到沂源縣石橋鎮(zhèn)錯石水庫。
正是初冬時節(jié),修葺一新的水庫清波微漾。近一公里長的堤壩上,雷達水位探測儀、視頻監(jiān)控站、雨量自動檢測站、電子(人工)一體化水位自動測量儀等新上智能設備依次排開,科技感十足。
據(jù)沂源縣水利事業(yè)服務中心負責人介紹,錯石水庫原是病險水庫,從去年4月份開始,沂源投資180萬元,對水庫進行除險加固,今年6月份完成蓄水驗收。終過今秋第一個雨季,庫水滿漲。“蓄水量從原來的10萬立方米增加到現(xiàn)在80萬立方米,到明年雨季,可漲到100萬立方米。”
這是沂源縣一系列治水工程建設的縮影。
淄博是全國聞名的缺水城市,提升地表水利用率,是十分緊迫的“解渴”之舉。沂源作為山東生態(tài)高地,水資源稟賦高,地表水豐富,是淄博寶貴的水源地,有“淄博水塔”之美譽。但沂源小水庫、小塘壩點多面廣,蓄水能力不足,雨季一來,下了就走,導致大量地表水流失。通過水庫除險加固和河道塘壩治理工程建設,提高地表水存蓄能力,已成當務之急,又是可行路徑。
從去年開始,沂源縣投資800余萬元,對錯石、東北莊、雙躍、吳家莊、峨峪等5座水庫進行除險加固,并對43座小型水庫大壩進行了安全鑒定,實現(xiàn)全縣112座小型水庫大壩安全鑒定“全覆蓋”,全縣水庫的蓄水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同時,沂源縣河道治理工程也緊鑼密鼓。
據(jù)記者了解,從去年開始,沂源縣投資3億元,對域內(nèi)主要河流進行整治。其中,整治7公里沂河,修建橡膠壩4座、漫水橋5座,新建生態(tài)溢流堰2座、取水涵洞8座、防汛道路3公里。同時,大張莊河、徐家莊河、絲窩河等河道也進行了河道清淤疏浚、岸坡除險加固、攔河壩建設,治理長度60公里。以上治理工程完成后,可以有效提高縣域主要河流的防洪標準,確保洪水安全下泄。同時在沿河主要節(jié)點盡量多攔水、多蓄水、盡量增加大水面,形成大水體,建設沿河景觀帶,有效提高沿河居民生活品質(zhì),打造沿河經(jīng)濟、旅游、文化長廊。
冬日的沂河,工程現(xiàn)場熱氣騰騰。
記者來到沂河下龍巷村段,看到水面上繚漾著輕柔的水霧,幾只白鷺、水鴨在河里嬉戲飛舞。村口新修建的寬闊石橋上,起重機吊起高大喬木,進行綠化作業(yè)。據(jù)介紹,這一段共投資2000多萬元,修建了6個攔蓄工程、3個漫水橋,僅清淤就達50多萬立方米,河道從不足50米擴挖到了160多米寬,建設景觀面積10萬平方米。村黨支部書記董軍正帶領村民給樹木做支架:“以前這里是臭水溝,現(xiàn)在經(jīng)過整治,沂河舊貌換新顏,我們村也成了網(wǎng)紅打卡地了。”
記者了解到,沂河治理工程目前已納入省“十四五”規(guī)劃重點工程,總投資達7億元。到2024年底,這里將完成清淤土方1000萬立方米,建成22座橡膠壩,“一條大河波浪寬”的盛景將現(xiàn)。
據(jù)測算,沂源全縣地表徑流3.7億立方米,現(xiàn)有存水2億多立方米,可用水僅1億立方米。一系列治水工程完成后,可增加地表徑流水蓄水1.1億立方米。縣水利局負責人興奮地表示:“目前,太河水庫庫容1.1億立方米。我們相當于再建一座‘太河水庫’。‘淄博水塔’將更名副其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