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第一产区,一区二区精品性色,欧美v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台湾综合区国产精品

      1. 首頁    山東    國內(nèi)    社會    教育    旅游    房產(chǎn)    娛樂    企訊    女人    財經(jīng)    科技    健康    家居  

         

         首頁 > 資訊頻道 > 新農(nóng)村 > 正文
           

        壽光:“棚二代”種上了“五代棚”

        2022-02-16 08:53:31  |  來源:  |  作者:  |  閱讀:次  字號: T   T
         

          “90后”的王聰是山東省壽光市孫家集街道三元朱村人。“我這是第五代棚,足夠用了,別人還有更高級的呢。”王聰說。他扯了扯繩子,放風(fēng)口展開,新鮮空氣得以進來。

          壽光被譽為“中國蔬菜之鄉(xiāng)”,全年蔬菜種植面積60萬畝,年產(chǎn)量450萬噸,是我國冬暖式蔬菜大棚的發(fā)源地。1989年,三元朱村人用麥穰和泥夯筑成第一代棚。

          王聰?shù)母赣H就是最早種棚的人之一,但在王聰?shù)挠洃浝,父親種棚時格外忙。“父輩種棚全靠出大力,用鐵鍬翻地得干一個多星期,摘下來的黃瓜還得一筐筐背到棚外,一筐就是100多斤,汗一身一身地出,經(jīng)常累得腰酸背痛。”他說。

          隨著大棚的升級迭代,種棚已不再像過去那樣只用蠻力。2016年,從青島理工大學(xué)畢業(yè)的王聰不顧父親反對,辭掉了城里的工作,和妻子回到家鄉(xiāng),當(dāng)起了“棚二代”。“父親就想讓我去城里,但我覺得種棚不丟人,好好干肯定有出息。”他說。

          王聰先后花費10萬元給“老棚”安裝自動卷簾機、噴灌設(shè)備、自動打藥機等,用鋼筋加固棚體,并將棚頂?shù)谋蝗臁⒉莺熒墳閷I(yè)的防雨雪棉被。在大棚入口處,一輛電動小推車十分惹眼。王聰說:“這是我花600塊錢組裝的‘運菜機’,運菜再也不用肩挑手提咯。”他的大棚變“聰明”了。

        我來說說( 
        來頂一下
        返回首頁
        返回首頁
        上一篇:梁山水泊街道狠抓落實推動工作再上新臺階
        下一篇:鄒平頒出第一本林權(quán)不動產(chǎn)權(quán)證
         
        0
         
         
         
         
        推薦資訊
        共富車間助力群眾就業(yè)增收
        共富車間助力群眾就業(yè)
        寧陽:持續(xù)壯大林果產(chǎn)業(yè) 多點發(fā)力點亮綠色經(jīng)濟
        寧陽:持續(xù)壯大林果產(chǎn)
        “青衿致遠(yuǎn)”實踐團參觀走訪青島漢纜股份有限公司
        “青衿致遠(yuǎn)”實踐團參
        種下“牧草綠”,治愈“鹽堿白”
        種下“牧草綠”,治愈
         
        欄目最新
        欄目熱門
         
         
         
        版權(quán)聲明   |   網(wǎng)站簡介   |   網(wǎng)站導(dǎo)航   |   頻道招商   |   聯(lián)系方式   |   友情鏈接
        山東信息港 ings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