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時瑞雪 通訊員 凌燕 )
為把城鄉(xiāng)公益性崗位開發(fā)成公平崗、陽光崗、暖心崗,臨沭縣人社局始終把民主評議、督導檢查、群眾滿意貫穿工作始終,堅持規(guī)范化管理,充分發(fā)揮公益性崗位救急難、托底線、保民生、優(yōu)服務作用,切實讓困難群體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
民主評議貫穿始終,工作更透明
將民主評議貫穿人員安置、使用、退出全過程。安置上崗時,為確保“弱、殘、老”人員優(yōu)先安置,村居成立以兩委成員、黨員代表、群眾代表為成員的工作推進專班,將所在村(居)報名名單進行初步審核和評議后報送鎮(zhèn)街人社所,由人社所審核報名人員是否有職工社保、營業(yè)執(zhí)照等信息后,村居再對審核合格的名單進行民主評議,根據民主評議結果最終決定安置人員名單并公示,嚴把“進人關”,確保把困難群體安置到合適崗位。
人員使用中,進一步突顯民主評議的作用,各村居在上級人社部門的督導指導下,依托各村居每月開展的黨員主題教育,對公益性崗位人員的出勤情況、工作態(tài)度、履職情況進行民主評議,并將民主評議結果在村內公示欄公示,當月因工作時限、工作標準不足、民主評議不合格的,適當降低崗位補貼標準。
在人員退出時,將民主評議結果作為重要參照標準,對于出勤較差、履職不到位的工作人員進行批評教育,長期履職不到位,群眾反映比較強烈且經多次教育不改的,根據民主評議結果,按照程序進行清退,確保公益性崗位工作人員接受社會監(jiān)督。
督導檢查貫穿始終,管理更到位
隨著公益性崗位工作人員的順利上崗,如何做好人員管理,確保全縣公益性崗位精準、規(guī)范、有序運行,成為擺在臨沭縣人社局面前的重要課題。
為此,臨沭縣人社局建立了常態(tài)化督導檢查機制,依托人社“雙專員”制度,選派106名人社專員組成9個督導小組,由副科級領導干部帶隊,不定期深入各村居開展督導檢查工作,重點圍繞村居管理考核制度是否完備,公益性崗位工作人員對崗位內容是否明晰,履職是否到位等重點內容,通過與村干部、公益性崗位工作人員、村民代表一對一談話,查看工作資料等方式,深入查找各村居公益性崗位工作人員管理、使用中存在的問題,根據檢查結果指導各村居完善激勵考核制度,加強崗位管理,確保惠民政策真正落實到位。
目前,臨沭縣人社局按照局黨組提出的“督導檢查全覆蓋”的工作要求,已在全縣范圍內組織開展三輪督導檢查,指導各村居建立健全了考勤制度,基層公益性崗位工作管理更加到位。
群眾滿意貫穿始終,崗位更暖心
公益性崗位是針對“弱、殘、老”等無法離鄉(xiāng)、無業(yè)可扶、無力增收的城鄉(xiāng)低收入群體所開發(fā)的安置崗位,旨在提高城鄉(xiāng)低收入群體收入,促進共同富裕。
臨沭縣人社局聚焦各類群體,堅持將群眾滿意度貫穿工作全過程,在助力困難群體就業(yè)的同時,也進一步為鄉(xiāng)村治理、村容村貌改善賦能,群眾的滿意度和幸福感不斷提升。
今年以來,依托城鄉(xiāng)公益性崗位擴容提質行動,臨沭縣人社局已安置“弱、殘、老”等鄉(xiāng)村困難群體2600人,幫助一大批殘疾人員實現(xiàn)了在家門口就業(yè),進一步保障了低收入群體生活,困難群體的獲得感和安全感大幅提升。同時,通過開發(fā)環(huán)境整治、疫情防控、文化宣傳、護林防火等工作崗位,大大緩解了各村居工作任務重、壓力大、人手不足等難題,各村衛(wèi)生環(huán)境得到極大改善,村容村貌大大提升,各項工作效率極大提高,黨的政策落實更加到位,群眾的幸福感越來越強。
按照上級工作安排和部署,下一步,臨沭縣人社局預計將繼續(xù)開發(fā)城鄉(xiāng)公益性崗位1625個,將進一步惠及更多困難群體。在此基礎上,臨沭縣人社局也將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加大公益性崗位工作人員的培訓和管理力度,充分發(fā)揮公益性崗位保民生、聚民心作用,讓“小崗位”發(fā)揮“大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