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姣 通訊員 劉繼華
“大爺大娘,濕垃圾又稱廚余垃圾,不光是指剩菜剩飯這些湯湯水水的垃圾,還有瓜皮果核、花卉綠植、中藥藥渣這些生活廢棄物,一定不要扔錯了地方。”4月24日,在梁山縣水泊街道文昌閣社區(qū)新時代文明實踐小廣場,志愿者手拿垃圾分類模型箱,在給社區(qū)居民講解垃圾分類的知識。
為進一步深化“五為”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精準對接群眾需求,打造特色志愿服務品牌,近日,梁山縣開展“志愿服務進萬家、美德健康新生活”文明“大集”志愿服務活動,組織志愿服務組織到實踐站開展一系列面對面、心貼心的“五為”文明實踐活動,吸引了不少群眾前來參與。
在梁山縣水泊街道文昌閣社區(qū)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活動現(xiàn)場,政策宣傳、消防宣傳、防詐宣傳、垃圾分類宣傳、健康義診、便民理發(fā)、國家安全教育、傳統(tǒng)文化進社區(qū)等多個“攤位”同步開展,以“趕集”的形式為群眾提供多元化志愿服務。志愿者熱情周到、耐心解答,讓群眾享受到“家門口”的貼心服務。
“這個大集真好,我免費理了發(fā),激活了醫(yī)保電子憑證,還量了血壓、血糖。”前來趕文明“大集”的王大爺十分高興。據(jù)悉,此次文明“大集”志愿服務活動,共為500余名群眾提供義診、義剪等服務。
據(jù)介紹,梁山縣將繼續(xù)依托各級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持續(xù)開展“志愿服務進萬家 美德健康新生活”文明“大集”系列活動,從群眾最關心、最直接的需求入手,通過聯(lián)合各相關職能部門共建、發(fā)掘志愿服務參與的方式,擴大服務群眾“志愿圈”,為群眾提供一體化、多樣式、創(chuàng)新型的志愿服務組合套餐,真正做到為民服務零距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