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第一产区,一区二区精品性色,欧美v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台湾综合区国产精品

      1. 首頁    山東    國內(nèi)    社會    教育    旅游    房產(chǎn)    娛樂    企訊    女人    財經(jīng)    科技    健康    家居  

         

         首頁 > 資訊頻道 > 新農(nóng)村 > 正文
           

        起早貪黑,托起滿園大蘋果

        2024-09-24 08:54:20  |  來源:  |  作者:  |  閱讀:次  字號: T   T
         

          YMG全媒體記者 苗春雷 王宏偉 攝影報道

          22日,天剛蒙蒙亮,福山區(qū)回里鎮(zhèn)巨甲村北頭的李家溝就亮起了燈。這里有王天勇夫婦的幾十畝蘋果園,他們今天的任務,是割草和剪枝。

          “果農(nóng)的作息和別人不一樣,得趁著天涼快趕緊下地。”王天勇說。

          在豐收節(jié)當天,以辛勤勞動紀念屬于自己的節(jié)日,夫妻倆感覺格外親切,干起活來也格外起勁兒。

          種出好蘋果,賣上好價錢

          還在洗臉刷牙的空檔,倆人就聊了起來。

          “你的副高級職稱證書發(fā)下來沒有?”妻子包德梅問。

          “已經(jīng)發(fā)下來了。”王天勇答道。

          王天勇是十里八鄉(xiāng)有名的“蘋果高手”,已通過2023年度煙臺市新型職業(yè)農(nóng)民副高級職稱評審。這是最值得他驕傲的事情:“這可是省里權威認定的,是對咱的認可。”

          “那可不?”包德梅快人快語,有職稱就意味著技術更好。以剪枝為例,假如普通果農(nóng)每天工錢120元,中級職稱的就要180元,而副高級職稱的就更貴了。

          之所以能有這樣的成績,王天勇歸功于黨委、政府提供的“文化糧倉”。

          比如,近些年來,每到農(nóng)閑時候,農(nóng)廣校都會組織農(nóng)民參加高素質(zhì)農(nóng)民培訓,讓大家接觸農(nóng)業(yè)前沿知識,而且還能跟同行交流心得,互相提高。

          經(jīng)過專家們的培訓后,王天勇的技藝不斷提高。在煙臺市組織的職業(yè)技能大賽中,他獲得金獎第一名,包德梅獲得銀獎第一名。

          收拾妥當后,倆人前后腳向地里走去。王天勇邊走邊說,現(xiàn)在大家都認識到了科學種植的重要性,都想著以后有機會去“充充電”,掌握新技術。

          “這不快收蘋果了,大家都希望能種出好蘋果,賣上好價錢。”他說道。

          除草、剪枝,一天只吃兩頓飯

          剛露臉的太陽,發(fā)出柔和的光芒。漫山遍野的蘋果樹上,還掛著一串串晶瑩的露珠。

          打開一個果袋,大大的蘋果、淡淡的果香,已經(jīng)顯露豐收之象。過幾天蘋果就要摘袋了,現(xiàn)在割一茬草,方便收果前澆最后一遍水。剪掉多余的樹枝、樹葉,有利于通風透光,便于蘋果著色。

          包德梅熟練地背好割草機,開始“嗡嗡”地割草。王天勇則手持剪刀,開始剪枝、剪葉。露水打濕了衣角,雜草紛飛了滿身,可夫妻二人毫不在意,干得有滋有味。

          從早上開始,二人倒著班地干,一直到了十點鐘,總共割了二畝地。

          “已經(jīng)練成了鐵胃,一天只吃兩頓飯。”說完,包德梅就開始回屋準備“早午飯”。

          下午三點,他們又來到果園,接著除草、剪枝。來到一片大樹前,王天勇停下腳步,講起了故事。

          近年來,消費者的需求越來越多樣,但市場上的紅富士占比高達70%,品種單一、結構雷同,已經(jīng)滿足不了市場需求。

          所以,他早早就開始布局。除了保留半數(shù)紅富士外,還“花了一輛小汽車的錢”,引進嫁接了一批新品種。如今,“金帥”“青香蕉”“維納斯黃金”等新老品種都種了不少。

          “很多人懷念老味道,前幾天摘的老品種一斤能賣到5元,但還是供不應求。”王天勇說。

          “煙臺蘋果前景廣闊,未來可期”

          天色漸漸暗了下來。夫妻二人收起手里的活。包德梅來到菜園,薅了一把青菜準備回屋做飯。

          王天勇想起,今天是農(nóng)民豐收節(jié),是農(nóng)民自己的節(jié)日,還有什么比這更值得慶祝的呢?想到這里,他從冰箱里拎出一條大魚:“快收蘋果了,希望能再獲豐收,年年有余。”

          香噴噴的飯菜端上來,夫妻二人開始吃飯。

          包德梅突然想起什么,開口問道:“聽說了嗎,隔壁村一個大學生,畢業(yè)后回鄉(xiāng)種蘋果了。”

          “聽說了。我還聽說龍口一個學農(nóng)業(yè)的小伙子也回鄉(xiāng)了,在治理病蟲害方面很有一套,給老百姓解決了不少實際問題。”王天勇說。

          兩個人你一句我一句地聊了起來。他們認為,要是擱以前,誰家大學生畢業(yè)后回村干農(nóng)業(yè),脊梁骨都要被人戳斷了。這種傳統(tǒng)思想導致青年人流向城市、農(nóng)村老齡化嚴重。

          王天勇曾經(jīng)非常擔憂,沒有年輕人愿意回來,等這一代果農(nóng)老去后,誰來裝滿中國的果盤子?

          如今,隨著國家對農(nóng)業(yè)越來越重視,農(nóng)村基礎設施條件也有了很大改觀,吸引了不少大學生返鄉(xiāng)就業(yè)。走在路上,年輕面孔越來越多。

          他們有思想、有技術、有魄力,有的經(jīng)營現(xiàn)代化蘋果園,有的從事電商,還有的從事社會化服務,為蘋果產(chǎn)業(yè)注入了新鮮血液,讓夫婦二人看到了希望:“煙臺蘋果前景廣闊,未來可期。”

          夜色已濃,王天勇刷了刷當天的新聞,滿意地睡下。接下來,他們還要大干幾天,迎接即將到來的豐收。

        我來說說( 
        來頂一下
        返回首頁
        返回首頁
        上一篇:返回列表
        下一篇:大美田間話金秋 碩果累累釀豐收
         
        0
         
         
         
         
        推薦資訊
        大美田間話金秋 碩果累累釀豐收
        大美田間話金秋 碩果累
        無花果成為致富果
        無花果成為致富果
        發(fā)展食用菌產(chǎn)業(yè) 壯大村集體經(jīng)濟
        發(fā)展食用菌產(chǎn)業(yè) 壯大村
        沂源:特色產(chǎn)業(yè)引來秋果飄香
        沂源:特色產(chǎn)業(yè)引來秋
         
        欄目最新
        欄目熱門
         
         
         
        版權聲明   |   網(wǎng)站簡介   |   網(wǎng)站導航   |   頻道招商   |   聯(lián)系方式   |   友情鏈接
        山東信息港 ings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