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閆超 李潔
記 者 張海峰 報道
本報臨邑訊 最近一段時間,每天9時許,臨邑縣臨盤街道宏宇社區(qū)都會有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者到幫扶老人樓下“打卡”,查看老人家的窗簾是否拉開。窗簾若被拉開,他們便放心離開;如果窗簾沒有被拉開,他們就立即前往老人家中查看詢問,防止意外發(fā)生。“志愿者們讓我很安心,現(xiàn)在我每晚都睡得很踏實。”宏宇社區(qū)的丁好花老人坦言。
臨邑縣積極探索新時代文明實踐特色之路,通過開展“講評幫樂慶”文明實踐活動,著力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guān)心群眾、服務(wù)群眾的“最后一公里”,唱響新時代文明實踐主旋律。他們聚力打造“左臨右理”理論宣講品牌,統(tǒng)籌整合體制內(nèi)外兩方面人才力量,一方面拓展行政組織人才組建“理論宣講團”,另一方面組織鄉(xiāng)土能人組建“百姓宣講團”,開展政策、文化、理論和法律等各種內(nèi)容的“微宣講”活動。該縣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典型宣講電視專欄和共享講堂等陣地,邀請“理論宣講團”的領(lǐng)導干部講發(fā)展講民生,專家學者講理論講政策,文化名人講文化講歷史,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讀黨的方針、政策等內(nèi)容,用拉家常、講故事、順口溜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傳播給群眾。
遠親不如近鄰。臨邑縣圍繞“左臨右理”理論宣講、“臨里邑家親”和“邑直在身邊”互助幫扶、“臨里公益?zhèn)}”專項基金等打造的“臨里系列”文明實踐品牌頗受百姓好評。以“臨里公益?zhèn)}”為例,全縣社會各界及廣大愛心人士捐贈的資金物資全部納入“臨里公益?zhèn)}”專項基金管理,專戶管理,?顚S茫糜谝咔榉揽、扶貧濟困等公益事業(yè),截至3月31日,全縣共收到資金170萬余元,物資價值56萬余元。縣慈善總會已向縣衛(wèi)健局劃撥專項資金100萬元,用于購買防疫物資。“回報社會是每個企業(yè)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有了這個平臺,我們感到有了‘家’的感覺,我們會積極響應。”索通發(fā)展股份有限公司臨邑地區(qū)總經(jīng)理王素生說。
為把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做深做實,讓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臨邑縣把“講評幫樂慶”精心打造成系列品牌,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不斷惠及民生。除“臨里系列”文明實踐品牌,他們還圍繞“紅色物業(yè)”“紅色志士”“為民紅立方”“紅色基地”等打造“紅色系列”文明實踐品牌,圍繞“共享衣柜”“共享餐桌”“共享書房”等15個共享項目創(chuàng)新打造“共享系列”文明實踐品牌,有效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落細落實。
“讓文明實踐更接地氣,在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guān)心群眾、服務(wù)群眾方面再上新臺階。”臨邑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孫寶華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