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體記者 劉瑋瑋
有一種愛叫無私奉獻,有一種愛叫竭誠守護。有這樣一個人,7年來默默堅守,義務(wù)護學,風里雨里,寒來暑往,始終如一。她就是日照市義工聯(lián)志愿者、退伍軍人丁鑫。
7月23日,烈日當空,記者在萬平口景區(qū)見到正在沙灘上撿垃圾的丁鑫。
“現(xiàn)在正值暑假,不用參加護學了,來海邊幫忙撿拾垃圾。”丁鑫是一個充滿熱情的人,爽朗大氣的笑聲,有著軍人的颯爽。
護學站崗
丁鑫從小兒子到新營小學上一年級開始,就每天接送他上學放學。她發(fā)現(xiàn)上下學期間,接送學生的車輛很多,容易造成交通擁堵。路口雖然有交警維持秩序,但難免有監(jiān)管不到的地方。
而每天接送的路口處,丁鑫常常能看到幾個穿紅馬甲的人,天天在那站崗維持秩序,呵護學生們過馬路。
“我感覺這個事兒很有意義,護著孩子們的安全,然后我就問他們這是工作還是什么,我能參加嗎?”一聽是免費的義務(wù)的,熱心的丁鑫馬上表示,她也來參加。
就這樣,丁鑫加入了日照市義務(wù)工作者聯(lián)合會,一做就是7年。
護學并不像看起來那么簡單容易,更不是去一兩天,而是長期的,不管刮風下雨,每天都得去。
“咱當兵的能吃苦,每天早起不算什么。”丁鑫說。曾經(jīng)的部隊訓練讓丁鑫養(yǎng)成重紀律守時間的習慣。
她每天都早早起床,做好早餐,安排好家里的一切,自己就出門去護學站崗。即使后來孩子大了并不需要接送了,丁鑫依然堅持每天護學。
下雨天,丁鑫每次都會提前帶把掃帚,把路邊的積水掃進雨篦,防止有車輪壓過濺學生一身水花。
有一回,一輛環(huán)衛(wèi)垃圾清運車走到丁鑫執(zhí)勤的路口突然發(fā)生了故障停在了路中間。
當時正好是上下學的高峰期,丁鑫見了,馬上跑過去,頂著垃圾車的難聞氣味,幫司機推車。
路過的行人以及其他義工們見了也紛紛趕過去幫忙,最終將垃圾車推到路邊綠化帶旁,讓交通恢復通暢。路過的行人看到這一幕,紛紛對他們豎起了大拇指。
言傳身教
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7年來從事志愿服務(wù)工作的熱情和堅持,也影響到了丁鑫的孩子。丁鑫有兩個孩子,一個讀大三,一個讀七年級。她經(jīng)常在周末空閑時間,帶著孩子們到養(yǎng)老院,給老人收拾衛(wèi)生、送愛心物品,或是參加義工聯(lián)的公益活動。
久而久之,孩子們在丁鑫的言傳身教下,學會了關(guān)愛同學、幫助他人,受到了學校老師的夸贊。“兒子的班主任跟我說,你們家孩子品格真好。”丁鑫自豪地說,“孩子們從來不亂扔垃圾,有時候走在路邊,看到垃圾也會撿起來,這已經(jīng)形成了一種習慣。”
而丁鑫的公益工作甚至影響了大女兒高考選專業(yè)。她的女兒高考后選擇了特殊教育語言聽力康復專業(yè),幫助聾啞人士做康復訓練,使他們能更好地生活。
“人們都說積善之家必有余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我感覺挺好的。”丁鑫非常支持女兒的選擇。
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默默付出的凡人。7年護學,1700個清晨,雖然辛苦,但丁鑫卻絲毫不感到厭倦。
“孩子們見了都問阿姨好,有的孩子說阿姨謝謝你!那心情可美了,這一天心情都好!”丁鑫開心地表示,義務(wù)護學這件事她會堅持做下去,盡己所能守護孩子們的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