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報4月16日訊16日上午,在青島市中心醫(yī)院血液科的采集室內,兩名志愿者正在進行造血干細胞采集。他們雖互不相識,卻在這一天做了同一件事——用自己身體里充滿鮮活能量的造血干細胞為血液病患者送去生的希望。他們也分別成為了青島市第189例、第190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
民警王萬立:
為一個孩子點燃生命之光
16日中午1點,在經過4個半小時的血液采集,青島早報新聞人物市公安局市南分局民警王萬立在青島市中心醫(yī)院的血液科住院部,成功捐獻出142毫升的造血干細胞混懸液,為一名小朋友點燃了生命之光!
16日一早,王萬立開始了正式捐獻。此時患者已經清髓進入無菌艙,將生命托付給了素昧平生的捐獻者。這是一場與死神較量的賽跑,這袋“生命的種子”將會以最快的速度護送至患者所在的醫(yī)院。
當得知這位患者是一位小朋友時,他說:“真的非常開心,能為幼小的生命送去希望,希望這難得的緣分讓他恢復健康。”王萬立也為受贈者寫了一封信,信中他寫道:“你需要,我合適,讓我們走在了一起,寶貝別怕,叔叔陪你一起渡過難關!”
王萬立平常熱愛公益事業(yè),在部隊的時候就一直獻血,轉業(yè)成為一名人民警察后更是將做公益發(fā)揚光大。截至目前,他已經無償獻全血21次累計7900毫升、成分血24次48個治療量。2017年的一次獻血過程中,王萬立從工作人員處聽說了造血干細胞移植的信息。他毫不猶豫留下血樣,正式加入到造血干細胞移植的志愿者行列中。
宋世林:
終于等到履行這份生命承諾
在青島煉化公司儲運部從事油氣儲運操作工作的宋世林吃苦耐勞、善于鉆研,熱衷志愿服務和公益事業(yè),積極參加“社區(qū)垃圾分類志愿服務”“雷鋒月海岸公益行”“全民義務植樹”等志愿服務活動。他積極參加無償獻血,累計獻血7次,獻血量達2800毫升。2017年7月,宋世林獻血時了解到造血干細胞移植是救治白血病患者最理想的方式,捐獻造血干細胞不會影響身體健康,更不會減弱捐獻者的免疫和造血功能。但對白血病人來說,卻是重獲生命和健康的希望。他隨即加入中華骨髓庫,一旦配型成功就可以捐獻,救他人一命。
“百萬分之一的緣分”悄然而至,2024年2月,他與患者初配成功,宋世林接到紅十字會的電話,告知自己與一名血液病患者初配成功,詢問他是否同意捐獻造血干細胞救人。他沒有絲毫猶豫,立刻同意捐獻。
在進行了高分辨配型、全面體檢等準備工作后,為了以最好的狀態(tài)進行造血干細胞捐獻,宋世林開始注意飲食,保持營養(yǎng)均衡,讓身體狀態(tài)達到最佳。“20多天以前,我每天就會加一餐,保證攝入充足的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希望以最好的狀態(tài)迎接捐獻。”宋世林說。
4月16日,經過4個半小時的采集,宋世林成為青島市第189例、西海岸新區(qū)第37例非血緣關系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觀海新聞/青島早報首席記者孫啟孟記者王彤徐小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