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體記者 王霞 通訊員 張靜
莒縣碁山鎮(zhèn)西毛家莊村幸福院的后廚熱氣騰騰,饅頭的麥香鉆出蒸籠,又透過門簾撲面而來。廚房外的大堂,四四方方的桌子上,擺滿了剛出鍋、熱騰騰的飯菜。
“今天食堂做的是白菜燉排骨,還炒了土豆絲,一人倆饅頭,這一頓飯才兩塊錢。俺吃了飯,身上暖和了,心里更熱乎。”近日,幸福院里西毛家莊村老人張世剛笑呵呵地說。
去年5月,西毛家莊村的幸福院在鎮(zhèn)黨委、政府以及社區(qū)的大力支持下開門營業(yè)。80歲以上的老人可以免費吃飯,70歲以上老人收1元,60歲以上70歲以下老人收2元。如有腿腳不便的老人,還可以上門送餐,確保村里每一位60歲以上的老人可以吃到美味又暖心的飯菜。
“我們9點就開始準(zhǔn)備了,用的這些菜也都是村里自己種的,房子是租的村里閑置的,我們把成本壓到最低,讓鄉(xiāng)親們吃上實惠又滿意的飯菜。”作為西毛家莊村黨支部書記同時,王重剛也是一名志愿者,只要有空就會來“幫廚”。
據(jù)了解,西毛家莊村有近四成居民為60歲以上,其中不少老人不與兒女一起居住,他們普遍缺乏親人陪伴。因此,相比于僅僅簡單滿足日常飲食起居,幸福院更希望為老人們提供心理上的慰藉。
空閑的時候,王重剛會來到幸福院里,和老人們聊家常,充分調(diào)動大家的情緒,有時組織一些暖場小活動,如跳健身操、唱戲曲、講小故事等。此外,附近的中小學(xué)校、志愿者也會來食堂開展志愿服務(wù),帶來各種精彩的才藝演出。
一日三餐,四季煙火,小飯碗里裝著大民生。西毛家莊村的幸福院作為老年人社區(qū)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村里的老年居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便利與關(guān)懷,讓老年人“老有所養(yǎng)、老有所依、老有所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