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中央、省、市一系列強農惠農政策的推動下,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縣大豆生產得到長足發(fā)展,大豆單產不斷提高,2017年單產203.1公斤,總產2.67萬噸。縣農業(yè)局多措并舉,推廣綠色增產模式,持續(xù)提升大豆產能,推動大豆豐產豐收。
一是提高大豆播種質量。按照省推介的大豆主導品種確定種植品種,播前實行種子包衣,良種覆蓋率達到100%。同時,蒜茬大豆在大蒜收獲前7-10天進行澆水造墑,或者大蒜收獲后統(tǒng)一澆水造墑,然后實行機械條播,這樣容易實現(xiàn)一播全苗。蒜茬大豆適宜種植密度為10000-11000株/畝,可以實行等行距種植或大小行種植,等行距以40厘米為宜。
二是優(yōu)化田間管理措施。做好大豆三水、三肥的田間管理。結合節(jié)水高產栽培、測土配方施肥、病蟲草害綜合治理等技術,全面推行深耕深松。加大測土配方施肥力度,鼓勵增施有機肥,改良土壤性質、提高土壤肥力。根據大豆的需肥特點、產量水平、地力條件,統(tǒng)籌考慮,科學合理配肥。
三是做好良種良法配套。加強大豆高產栽培技術的組裝配套和有機結合,確定大豆推廣的關鍵高產栽培技術,主要包括夏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技術和夏大豆一三三高產栽培技術。制定大豆技術模式圖,指導推廣普及適宜抗災增產關鍵技術模式,促進均衡增產。同時,高產創(chuàng)建田率先推廣耕作、播種、施肥、噴藥、收獲等作業(yè)新機具,推進糧食作物生產、病蟲害防治全程機械化,帶動全縣農業(yè)機械化水平的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