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 (記者李健亞)李可染《萬山紅遍》的每一次上拍都出手不凡,這次拍出的是1.84億元。前晚,中國嘉德2015秋拍“大觀之夜”舉槌。雖市場還處于觀望,但“大觀之夜”所亮出的李可染、潘天壽等六件巨作的殺手锏還是有著明顯成效。其中李可染的《萬山紅遍》以1.84億元成交,大觀夜場總成交額為9.2億元,與春拍時的9.54億元基本持平。對此,中國嘉德總裁助理兼中國書畫部總經(jīng)理郭彤表示,李可染等作品的高價位成交還是證明了,不管處在怎樣的宏觀經(jīng)濟狀態(tài)下,優(yōu)秀的作品總是能在市場中表現(xiàn)出自己真正的價值。

被視為風向標的大觀之夜此次依然頗受資本青睞。謝稚柳、陳佩秋的《竹樹紅鳥》最早亮相,估價為35萬-55萬元,最終以356.5萬元成交。在十余件拍品之后,六大金剛之作輪番上場。黃胄的《聽琴圖》以超出低估價三倍多的4082.5萬元成交,緊接其后的便是全場最受矚目的李可染《萬山紅遍》的上拍。該件作品以5800萬元起拍,場內(nèi)和電話委托席上的數(shù)路買家旋即展開競爭,價格很快便超過億元。最終,經(jīng)過大約半小時的競拍,這件李可染經(jīng)典力作以1.84億元成交。
而在春拍中有過過億表現(xiàn)的潘天壽作品此次也有著平穩(wěn)表現(xiàn)。《朝霞》《勁松》兩件作品均創(chuàng)作于上世紀60年代。最終,《勁松》以9315萬元成交,由龍美術館購得。而《朝霞》則以6900萬元成交。
與此同時,此次中國嘉德秋拍中首度亮相的“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夜場”也交出了總成交額1.57億元的榜單。其中“中國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之夜”專場成交率96%,成交額1.276億元;“’85新潮三十年紀念專場”13件作品100%成交,總成交額2989萬元。在首度舉行的該夜場中,石沖《欣慰中的年青人》以3795萬元成交、余本《晚歸》以632.5萬元成交、丁方《悼歌》(兩聯(lián))以1150萬元成交,均創(chuàng)下了藝術家畫作拍賣價格紀錄。
【《萬山紅遍》家族譜】
李可染從1962年-1964年期間曾創(chuàng)作過七幅《萬山紅遍》。
第一幅《萬山紅遍》是1962年創(chuàng)作于廣東從化溫泉翠溪賓館。畫成后一直由李可染親自保管,在1999年經(jīng)過中國嘉德拍出,最終以407萬元成交。
1963年,李可染再于從化創(chuàng)作了第二幅《萬山紅遍》,由其親自捐贈給中國美術館。
1964年,在北京西山八大處,李可染創(chuàng)作了兩小兩大共四幅《萬山紅遍》。同年,應榮寶齋之邀,李可染為15周年國慶再作一幅。此幅與稍早西山所作的較小一幅均為榮寶齋所藏。2000年榮寶齋以501.6萬元的高價釋出其中一張。而此次亮相中國嘉德秋拍的李可染《萬山紅遍》便是榮寶齋舊藏的這一幅(右圖)。
可以說此系列的作品一經(jīng)在市場上亮相便引起轟動。1999年和2000年《萬山紅遍》的這兩次拍賣便以創(chuàng)紀錄的價位帶動了藝術品市場的發(fā)展。而1964年的兩幅《萬山紅遍》分別在香港佳士得2007春拍和北京保利2012春拍中,以3504萬港元和2.9325億元成交,后者創(chuàng)造了李可染的個人拍賣最高紀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