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第一产区,一区二区精品性色,欧美v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台湾综合区国产精品

      1. 首頁    山東    國內    社會    教育    旅游    房產    娛樂    企訊    女人    財經    科技    健康    家居  

         

         首頁 > 旅游頻道 > 旅游新聞 > 正文
           

        普普薩,包著薩爾瓦多的幸福

        2023-12-23 11:00:29  |  來源:  |  作者:  |  閱讀:次  字號: T   T
         

          位于中美洲北部、太平洋沿岸的薩爾瓦多,東北與洪都拉斯交界,西北緊鄰危地馬拉,是中美洲唯一不靠近大西洋的國家,也是美洲大陸上人口最稠密的國家,至今仍保留著許多古老的傳統(tǒng)習俗,而美洲和歐洲文化融合之下的傳統(tǒng)美食滋養(yǎng)著一代又一代的薩爾瓦多人,這其中以國菜普普薩最為典型,它不僅是人們的日常美食,節(jié)假日和慶祝活動中更是作為主角備受推崇。

          “餡餅”迷人

          在記者看來,其貌不揚、外表樸實的普普薩就是薩爾瓦多版的“餡餅”,餅皮有玉米粉的也有大米粉(如圖)的,內加餡料包好后用雙手拍扁拍圓,然后放在大烤盤上兩面烙熟,所用烤盤和中國街頭烙餅或制作煎餅果子用的十分相似。不同的是,中國的餡餅大多講究面皮酥軟、蔬菜或肉的餡料要多汁咸香,而薩爾瓦多人則鐘愛奶酪入口飽滿香潤的口感,幾乎所有餡料中都毫不吝嗇地大把添加奶酪,純奶酪餡、奶酪加紅豆餡、炒豬肉加奶酪和豆子餡都是人們喜愛的傳統(tǒng)普普薩,再搭配上自制番茄醬或鱷梨醬,與用卷心菜、胡蘿卜、磨碎的洋蔥和辣椒制成的泡菜一起享用是本地人最地道的吃法。

          當?shù)厝私榻B說,隨著時間的推移,普普薩也在不斷發(fā)展,越來越多具有異國情調的口味開始出現(xiàn),如蝦、金槍魚和章魚等海鮮口味;黑莓、菠蘿和鱷梨等水果口味;南瓜、菠菜、胡蘿卜和可食用香草的素餡口味;純肉餡的雞肉或豬肉口味等。餅皮中加了蔬菜和水果汁的藍色、紅色普普薩也在一些慶祝場合吸引眼球。

          盡管新口味的普普薩受很多人推崇喜愛,但傳統(tǒng)普普薩仍是最暢銷的。餡料不同,價格也不一樣,記者在街頭攤檔上吃個奶酪加紅豆的普普薩花了25美分,而純奶酪餡則1美元一個。

          定為國菜

          在首都圣薩爾瓦多,每到周日晚上是家人齊聚共享美味普普薩的時刻。對薩爾瓦多人來說,沒有普普薩的生活就不是生活,填滿軟糯的奶酪、紅豆、炒豬肉或雞肉餡料的普普薩,無論是玉米普普薩還是大米普普薩,都能滿足薩爾瓦多人的味蕾,就連嘗試過這些美食的外國人在提及薩爾瓦多的經歷時也記憶深刻。

          據當?shù)叵M者監(jiān)察員辦公室的統(tǒng)計,67%的薩爾瓦多人早餐吃普普薩,71%的人選擇普普薩作為晚餐,周末更是全家一起吃。無論街頭巷尾的攤檔還是酒店餐館,它們或是一摞摞疊放,或是佐以調味醬、擺放在漂亮的盤子內,到處都能見到普普薩的身影?梢哉f,普普薩在薩瓦爾多的地位沒有任何食物可及,以至于在2005年4月,薩爾瓦多立法會議頒布第655號法令,宣布普普薩為國菜,并將玉米收成高峰期11月的第二個星期日定為國家普普薩日。節(jié)日當天,世界各地的薩爾瓦多人會舉辦各種活動來慶祝,音樂、舞蹈和各種各樣的普普薩香氣充斥街頭。

          以制作大米餅皮的普普薩而聞名的奧洛庫爾塔鎮(zhèn),距離首都很近,鎮(zhèn)上許多普普薩店鋪24小時營業(yè),每年國家普普薩日這天,人們會制作巨大的普普薩來慶祝,2022年“世界最大普普薩”重約227公斤、直徑5.5米,由40名廚師制作完成。

          起源存疑

          雖然普普薩被定為薩爾瓦多國菜,但很難斷言這道菜完全起源于薩爾瓦多。據說普普薩一詞來自納瓦特爾語,意指膨脹或松軟的東西。探究起源,人們比較一致的觀點認為它來自瑪雅乳蛋餅,雖然它在中美洲的危地馬拉和洪都拉斯也能找到,但它的起源無法被歸于洪都拉斯或危地馬拉。歷史學家認為,受限于現(xiàn)有文獻,無法斷定其起源具體是哪個國家,可以確定它的瑪雅乳蛋餅起源,這是3個中美洲國家的典型特征,只能說中美洲是它的故鄉(xiāng)。

          令人驚訝的是,普普薩在薩瓦爾多如此普及和受歡迎,但在20世紀初,薩爾瓦多的各種反映社會習俗的文學藝術作品中,沒有一部提過普普薩,這或許說明普普薩在當時還不典型或者還不存在。直到20世紀40年代,隨著薩爾瓦多公路建設的延伸,以快餐形式出現(xiàn)、填充了南瓜和豆子的玉米餅,以及后來添加了奶酪和肉的改良版玉米“普普薩”,被流動售賣的街頭小販將其從中心城市傳播到薩爾瓦多的更多地方。它最初被稱作玉米煎餅、玉米圓盤,后來,普普薩的稱呼才不知不覺流行開來。到了20世紀70年代,一些烹飪書中開始出現(xiàn)對普普薩的記錄,大米普普薩也開始流行。各地街頭小吃的興起使普普薩的受歡迎程度迅速超過當時作為大眾料理之首的玉米粉蒸肉。

          2017年,時任文化部副部長的盧斯·埃斯特雷拉·羅德里格斯與來自薩爾瓦多奧洛庫爾塔的生產商們提出注冊保護請求:“產品的原產地名稱能讓一個國家避免所有可能的抄襲。”2018年3月,世貿組織授予薩爾瓦多玉米和大普普薩原產地標志。

        我來說說( 
        來頂一下
        返回首頁
        返回首頁
        上一篇:沉浸體驗,開啟奇妙文化之旅
        下一篇:北極去不了,就到煙威看雪吧
         
        0
         
         
         
         
        推薦資訊
        共富車間助力群眾就業(yè)增收
        共富車間助力群眾就業(yè)
        寧陽:持續(xù)壯大林果產業(yè) 多點發(fā)力點亮綠色經濟
        寧陽:持續(xù)壯大林果產
        “青衿致遠”實踐團參觀走訪青島漢纜股份有限公司
        “青衿致遠”實踐團參
        種下“牧草綠”,治愈“鹽堿白”
        種下“牧草綠”,治愈
         
        欄目最新
        欄目熱門
         
         
         
        版權聲明   |   網站簡介   |   網站導航   |   頻道招商   |   聯(lián)系方式   |   友情鏈接
        山東信息港 ings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