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初遷至齊,耕牧于今山東東部海邊;二遷齊都為相,當在山東淄博一帶,這是太史公交代清楚而無可置疑的。第三次遷到哪里去了呢?據(jù)太史公說“止于陶”、“自謂陶朱公”。“陶”在何處?由于陶朱公美名美事影響面極大,在國內(nèi)與其結(jié)緣之“陶”有許多,F(xiàn)僅就距齊國之都不太遠的幾處有關(guān)陶朱公的遺跡尋訪一下。
比司馬遷稍晚的劉向在《列仙傳》里也寫到范蠡,說他在蘭陵賣藥,“后人世世見之”,把他寫成了神仙。神仙與世人相比,來無影去無蹤,凡人難以效法,因而后人仍把范蠡留在人間作為敬慕的先賢崇拜。

陶山腳下范東村的范氏祖塋
今滕州市羊莊鎮(zhèn)內(nèi)有陶山,山下曾有陶朱公廟,滕州現(xiàn)存最早的地方志,明萬歷十三年《滕縣志》記載:“此陶山漢屬東?ぃ谔m陵境,故有范蠡湖、釣魚臺,而廟即其居也。自唐以前有之,寶歷二年重修。”陶山之陽不遠處有范村,村莊較大,多范姓,據(jù)說乃范蠡后裔。清道光二十六年《滕縣志》“藝文志”,收入明代于慎行的《陶山懷古》詩:“越相何年隱,齊山舊有名。地連肥子國,路出鑄鄉(xiāng)城。洞杳秋云白,巖深古木平。臨池懷往跡,頗羨釣魚情。”此詩所寫并非滕地陶山,由“肥子國”“鑄鄉(xiāng)城”舊地名可知,寫的是今肥城市境內(nèi)的陶山。
2/4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尾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