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景德四景之太清觀書(國畫) 宋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在中國美術(shù)史上,與浩浩蕩蕩的男畫家隊伍相比,女畫家顯得太為稀少了,而能讓女觀眾參觀畫展的例子就更為稀罕了。不過,在宋代,著實發(fā)生了一件這樣的稀罕事,而且女同胞們看的還是外國元首的畫展,這一高端的藝術(shù)策展事件與太清樓這座北宋皇家圖書館相關(guān)。
太清樓位于北宋皇宮崇政殿的西北,在迎陽門內(nèi)的后苑中。此樓作為皇宮后苑主要的藏書樓,貯四庫之書,包含經(jīng)、史、子、集、天文、圖畫等,其形象見于《太清觀書》,這是臺北故宮博物院所藏北宋佚名《景德四景》中的第四段。畫的是北宋景德四年三月,宋真宗召文臣觀書于皇家圖書館——太清樓的事件。圖中展現(xiàn)的是大臣們有些已進入殿內(nèi)讀書,有些則立于庭中。此段圖描繪的重點是太清樓,這一建筑為七開間,屋脊的鴟尾尚存唐代遺風。斗拱的結(jié)構(gòu)較為簡樸,使建筑顯得簡練有力、大方疏朗。地上鋪設(shè)散水磚,藏書樓入口由兩組臺階而上,四周均設(shè)有欄桿。樓前有太湖石,樓的兩側(cè)均種植高大的柳樹,環(huán)境雅致。在畫法上,界畫的線條勁道,用筆雖細致,但不刻板,設(shè)色沉穩(wěn)。
太清樓作為專為皇帝設(shè)置的藏書、讀書之所,自真宗時起,也是各帝與宗室、輔臣宴飲歡娛、觀書以及閱覽太宗御制墨跡之地,《玉!穼Υ硕嘤杏涊d。在“澶淵之盟”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的名相寇準(961—1023)曾有幸登上太清樓觀書,并作《應(yīng)制太清樓觀書》詩,曰:“仙禁開書府,神毫紀格言。簡編包舜禹,圍范總乾坤。稽古崇契教,斯文辟圣門。從游觀奧秘,何以報宸恩。”北宋滅亡,隨著東京陷落和皇宮被毀,就再也不見有關(guān)這座藏書樓的記載了。
值得注意的是,北宋重要藝術(shù)文獻——郭若虛《圖畫見聞志》卷六《千角鹿圖》條中對太清樓有一段記載:“皇朝與大遼國馳禮,于今僅七十載,繼好息民之美,曠古未有。慶歷中,其主(號興宗)以五幅縑畫《千角鹿圖》為獻,旁題‘年、月、日御畫’。”上命張圖于太清樓下,召近臣縱觀,次日又敕中闈宣命婦觀之,畢藏于天章閣。 1/2 1 2 下一頁 尾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