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曼文的堅持打動了總導(dǎo)演:“一方面觀眾確實能通過它,了解到漢朝的吉祥語文化,感受到漢朝人閎放的氣質(zhì);另一方面,我也想分享我的感動給大家。其實兩千多年前的漢朝的人對美好的向往、對情感的渴望,和今天的我們是一樣的。這件東西,它是能傳遞溫度的。歷史是一團灰燼,但灰燼深處仍有余溫。長毋相忘,就是來自漢朝的余溫。”
人們熟悉的漢代愛情可能是一首《漢樂府》里表達(dá)的這樣:“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轟轟烈烈,坦承而張揚。
丁曼文說,大多數(shù)漢朝人,是不習(xí)慣含蓄的。比如寄相思,他們會在銅鏡上寫:“見日之光,天下大陽,服者圣王,千秋萬歲,長毋相忘。”
相比之下,淳于嬰兒的這枚小帶鉤,不同于當(dāng)時純粹直接的表達(dá)方式,深宮里的愛情誓言,被這帶鉤普通的外表完美隱藏。這種隱秘的方式,就是后宮妃子非常真實的心情:不求萬人之上的國王獨寵一人,只求兩人之間的私語常系腰間。
由于文物太小,拍攝的時候要用特殊的鏡頭,文案也是改了又改。在最終的版本中,丁曼文這樣寫道:“這偉大的盛世,同時包容過隱秘和張揚;蛟S在另一種意義上實現(xiàn)了‘未央’和‘毋忘’的,是中華民族對漢文明的情感延續(xù)。漢代人的吉祥語,也是歷朝歷代人們共同的企盼。在現(xiàn)代生活中,仍然被沿用下來,穿越千年,還透著微光。”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蔣肖斌 來源:中國青年報
3/3 首頁 上一頁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