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第一产区,一区二区精品性色,欧美v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台湾综合区国产精品

      1. 首頁    山東    國內(nèi)    社會    教育    旅游    房產(chǎn)    娛樂    企訊    女人    財經(jīng)    科技    健康    家居  

         

         首頁 > 文史頻道 > 正文
           

        青州挫琴:用高粱稈演奏的“活化石”樂器

        2020-10-23 07:50:13  |  來源:  |  作者:  |  閱讀:次  字號: T   T
         

          新華社記者張力元

          每逢節(jié)假日,74歲的趙興堂都會帶著挫琴去青州古城里演出,有時站在樹下,有時坐在巷口,聞聲而來的游客經(jīng)常會問,這是啥琴?

          挫琴既是彈撥樂器也是拉弦樂器,形制獨特,琴身正面呈“正半管狀”,由于形似農(nóng)村汲水用的轆轤頭的一半,在山東省青州市,當?shù)厝艘步兴?ldquo;半邊轆轤頭”。

          趙興堂把左手放在琴頭底部半圓的洞內(nèi),將琴身架在左肩,右手拿起琴弓——一根高粱稈。右手“執(zhí)弓尋弦”,左手帶動琴身“送弦迎弓”,一曲《映山紅》便“飄”了出來。

          挫琴低音沙啞、中音柔靜、高音清脆,趙興堂打心底里覺得這琴拉什么曲子都好聽。

          挫琴跟中國古代樂器“筑”同宗同源,距今已有上千年歷史,被譽為“活化石”樂器。在古代,筑的演奏是樂人“右手執(zhí)竹尺”。“各地氣候不同,高粱稈在山東更常見,拉琴用高粱稈頂端的兩節(jié)正好。”趙興堂說。

          7歲時,趙興堂成為祖父趙彩云的琴童,那時琴法是隔代相傳,傳男不傳女。1960年祖父去世,留下了一把挫琴和一本琴譜。

          憑借小時候?qū)W琴的底子,模仿祖父拉琴的樣子,趙興堂刻苦自學(xué)挫琴,并于1984年學(xué)會了挫琴制法。“試了整整6個月,才確定用梧桐木做出的挫琴音質(zhì)好,因為木質(zhì)相對硬。”趙興堂說,他做的琴頭上都雕有云型花紋,以此紀念祖父。

          幾近銷聲匿跡的挫琴制作和演奏技藝在趙興堂的手中“活”了起來。2009年,挫琴入選山東省省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趙興堂是代表性傳承人。

          幾十年來,趙興堂與挫琴同音共律,相互陪伴。“現(xiàn)在我就干三件事,演琴、教琴和制琴,看到越來越多的人對挫琴感興趣,我高興啊!”趙興堂說。

          古老的挫琴依舊年輕著。除了自己的子女、孫輩,趙興堂已累計向百余名學(xué)徒免費傳授挫琴制作和演奏技藝。為了讓挫琴的音域更廣,他將原本12組弦、五聲音階改為14組共28根弦,對應(yīng)著常用音域的14個音,同時改良了琴面上的漆和琴弓。不過,他最喜歡用的琴弓還是高粱稈。

          “為減輕非遺傳承人的生活壓力,青州市每年設(shè)立120萬元非遺展演專項經(jīng)費,將非遺與古城游結(jié)合,推出挫琴等40多項非遺的免費展演和傳承,讓非遺在發(fā)展中傳承,在傳承中得到保護。”青州市非遺保護中心傳統(tǒng)技藝與工藝美術(shù)研究所所長王君介紹。

          《映山紅》演奏完畢,趙興堂和往常一樣回答起游客的問題,“這個叫挫琴,‘挫’是一個提手旁,一個‘坐’。你想不想來試試?”

        我來說說( 
        來頂一下
        返回首頁
        返回首頁
        上一篇:菏澤鄆城:留住鄉(xiāng)村記憶 留下美麗鄉(xiāng)愁
        下一篇:菏澤殘疾小伙用“泥巴”再現(xiàn)農(nóng)村生活
         
        0
         
         
         
         
        推薦資訊
        共富車間助力群眾就業(yè)增收
        共富車間助力群眾就業(yè)
        寧陽:持續(xù)壯大林果產(chǎn)業(yè) 多點發(fā)力點亮綠色經(jīng)濟
        寧陽:持續(xù)壯大林果產(chǎn)
        “青衿致遠”實踐團參觀走訪青島漢纜股份有限公司
        “青衿致遠”實踐團參
        種下“牧草綠”,治愈“鹽堿白”
        種下“牧草綠”,治愈
         
        欄目最新
        欄目熱門
         
         
         
        版權(quán)聲明   |   網(wǎng)站簡介   |   網(wǎng)站導(dǎo)航   |   頻道招商   |   聯(lián)系方式   |   友情鏈接
        山東信息港 ings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