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所謂人格教育,是指針對學生的身心特征,在需要、動機、態(tài)度、理想、價值觀等方面所實施的指導和教育。為了形成崇尚健全人格、注重健康心理的學生主流,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我校奏響了“三步曲”:
第一步,在教學思想上要滲透健全人格教育。
心理素質教育,首先是做人的教育。至于做什么樣的人,需要我們去引導。人格教育,是心理素質教育的重要基礎。我校教師在教育教學中,遵循教育教學規(guī)律,深入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從點滴入手,滲透人格教育,做到了名副其實的教書育人。
第二步,健全人格教育滲透于教學內容之中。
東門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面向百分之百的學生,把愛的種子撒向每一個學生,使所有的學生都沐浴在愛的陽光雨露中。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個性,沒有個性的學生是不存在的。在教育過程中不僅要尊重和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還要想方設法地為發(fā)展學生的個性創(chuàng)造條件。這樣,使每個學生都能夠在集體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提高自信心,維護了自己的人格,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潛能,促進自身的全面發(fā)展。
第三步,注重在教學方法上的滲透。
尊重學生獨立的人格。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讓每一個學生都抬起頭來走路!”尊重學生的人格尊嚴,不能對學生諷刺挖苦,肆意辱罵,更不能體罰。一個孩子一旦失去自尊心,就會影響他一輩子。所以,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種能夠進行創(chuàng)造學習和活動的氛圍,使他們認識到自己作為一個獨立個體所具有的能夠成為一個“最好的學生”的潛在能力。
組織學生進行人格分析。
組織學生結合自身實際,自我分析,相互分析,從而加深對自我的認識。學生通過召開主題班會等形式進行討論,統(tǒng)一認識,提高辨別能力。
幫助學生完善健全人格。
在既尊重了學生的獨立人格,又幫助學生進行了人格分析。接下來,順理成章地完善學生健全的人格,使其朝向健康向上的方向發(fā)展。這樣,人格教育也就達到了預期的目的了。
在以后的教育教學中,我校將更加關注小學生的人格教育,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然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人格教育是一項復雜的艱巨的長期的工程,東門教師會用自己一顆顆火熱的心,去碰撞每一位學生的心靈,從而綻放出燦爛的人格之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