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wǎng)訊 第一節(jié)課是心理健康教育課,也是我在這支教上的最后一節(jié)課。一直認為作為一名老師,尤其是支教老師,教給學生的知識是有限的,最重要的是教學生做人的道理。
在這一節(jié)課,主要給他們講了誠信!上一節(jié)課的時候給他們布置了任務,學習有關誠信的名言警句和故事。然而在上課時,讓他們分享有關誠信的句子、故事,他們卻沉默不語。這讓我很生氣,首先他們連站起來的勇氣都沒有,說明上節(jié)課“勇氣”沒有學好,其次布置了任務卻沒有完成,這就是失信于我。不過在之后的講課中一個四年級的小女生給了我很大的驚喜。她居然背出了論語中的一句話:‘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這真的是巨大的驚喜,小小年紀能學習《論語》,學習國學經(jīng)典,真的是值得高興的。
子曰:人無信不知其可也。誠信是做人的基本準則,是最起碼的道德修養(yǎng),為人真誠,待人以信,這不止是人的內(nèi)在品質(zhì)和精神要求,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要求。所以之后給他們講了許多有關誠信的故事。商鞅徙木立信,季布一諾千金,曾子殺豬。我簡單的希望這些學生能夠從故事中有所感悟,懂得誠信的重要,并且能夠做到誠信。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與朋友來往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到誠信,唯有如此友誼才能長久。有些人在欺騙別人的時候,洋洋得意,自以為很聰明,但是他們沒有想過他能夠欺騙的人,都是信任他的人。況且吃一塹長一智,你能欺騙別人一次,還能騙第二次嗎?無商不奸,但是沒有哪個成功的商人不守信。故此,誠信實乃人立身之本。
有很多的知識,道理不能在這一節(jié)課講完,我只能給予他們一顆種子,之后生根發(fā)芽,是長成參天大樹,還是蓬蒿,這都是看個人的努力。真心的希望他們能多學習國學經(jīng)典,傳統(tǒng)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升自己的修養(yǎng),精神境界,這無論是對個人,還是社會都是很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