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王娟 通訊員 何乃華 滕明華)“以前我們炒菜,放多少鹽全憑口嘗和感覺,自己覺得咸淡差不多就行,F(xiàn)在不行了,要守住用鹽‘紅線’,像我炒這鍋菜,大概能打30份,放鹽30克、醬油50克。照這樣算起來,每一份菜大概含鹽1.25克,平均每個學生打兩份菜話剛好攝入食鹽2.5克。”近日,記者在五蓮一中食堂采訪時,廚師李應軍介紹說。
合理攝入食鹽對學生的身體健康至關重要,而“高鹽”膳食勢必會危害學生健康。根據(jù)縣內部分學校食堂炒菜時放入食鹽標準不一的實際,自今年9月新學期開始,五蓮縣教育局在全縣各學校、幼兒園食堂全面專項開展“減鹽”行動,結合進行“低鹽膳食”知識宣傳,要求各學校務必嚴格執(zhí)行成年學生每天攝入量不得高于6克食鹽的標準,并根據(jù)不同學段學生的年齡相應減少食鹽使用量,從而嚴格控制學生食鹽攝入量。
在盡量不改變口感的情況下,各學校食堂也總結出不少“減鹽”妙法:使用低鈉鹽、低鈉醬油;盡可能少用或不用味精;菜肴快出鍋時再放鹽,用較少的鹽便可以有明顯的咸味;控制醬、腌制品等隱性鹽的使用;記錄食鹽每日出庫量,嚴禁二次取鹽等。通過這一系列措施的實施,該縣各學校食堂食鹽生均攝入量有了明顯降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