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第一产区,一区二区精品性色,欧美v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台湾综合区国产精品

      1. 首頁    山東    國內    社會    教育    旅游    房產    娛樂    企訊    女人    財經    科技    健康    家居  

         

         首頁 > 資訊頻道 > 走基層 > 正文
           

        茌平這個激勵機制“闖”出致富路

        2021-11-17 07:24:50  |  來源:  |  作者:  |  閱讀:次  字號: T   T
         

          初冬時節(jié),聊城市茌平區(qū)韓屯鎮(zhèn)王橋村一片忙碌,這個老牌“韭菜村”在經歷了幾年的衰落后,迎來了新的生機。

          韭菜種植已成為茌平當?shù)氐闹匾r業(yè)產業(yè)。

          “俺這是‘試錯田’里選來的品種,好管理、賣相好,一畝地能多賣兩百塊錢。”11月10日上午,王橋村韭農王月洪指著地里的韭菜說。所謂的“試錯田”就是王橋村黨支部領辦的綠波農業(yè)種植合作社的新品種試驗田。

          “這里光韭菜就有韭星11、韭星18、韭星25、神韭6號四個品種。”王橋村黨支部書記兼綠波農業(yè)種植合作社理事長王令峰說。王橋村大規(guī)模種植韭菜的歷史要追溯到上世紀90年代,當時家家戶戶種韭菜,后來由于品種老化、種植技術落后,韭菜產業(yè)在村里一度衰落。為重拾這份富民產業(yè),去年麥前,綠波合作社決定流轉土地發(fā)展韭菜種植基地,重新闖條“韭菜路”。“讓群眾從跌倒的地方再爬起來得有看得見摸得著的真東西,把外地的好品種都拿到咱這‘試錯田’里試試,讓群眾自己看、自己選。”王令峰說。

          其實,王橋村“闖條路”的底氣來自茌平區(qū)里先行先試激勵機制。為進一步挖掘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帶民致富作用,茌平區(qū)從組織、財政、農業(yè)農村等部門抽調30多名骨干組建6個提升助力專班,整合人才、資金、技術等方面的政策,鼓勵幫助各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先行先試建“試錯田”,尋找“一村一業(yè)”產業(yè)振興之路,因地制宜發(fā)展村級產業(yè)。

          茌平區(qū)財政從1000萬元的專項資金中拿出30萬元作為王橋村集體股份,幫助合作社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韓屯鎮(zhèn)把“試錯田”納入新一輪高標準農田改造項目,使其“田成方、渠相通、旱能澆、澇能排”;與此同時,還組織王橋村干部群眾多次到鄉(xiāng)村振興實訓基地聽專家講座,到壽光、萊西等地區(qū)參觀學習。

          韭菜種植是茌平當?shù)刂匾母幻癞a業(yè)(資料圖)。

          此外,綠波合作社則請來常年在外從事優(yōu)質農產品銷售的王教興和他的團隊回村合作。“本著‘用工少、收益高’的目標,我們做新舊種法、多個品種的對比實驗,一半粗放式種植,一半高標準種植,一目了然。”王教興說。王月洪、王令明等6位村民率先搭上“順風車”,跟著合作社種起韭菜。如今,王橋村發(fā)展韭菜種植110余畝,均可通過王教興的銷售公司在地頭出售。

          今年茌平把“推動鄉(xiāng)村振興,做實支部領辦合作社”作為農村黨支部評星定級的加分項,根據合作社業(yè)績,分別對領辦的黨支部和村干部進行正向激勵,讓干得好的支部和干部“政治上有地位,經濟上得實惠”。同時,區(qū)里把干部在推進產業(yè)發(fā)展中處于公心、民主決策的探索創(chuàng)新納入容錯糾錯和澄清保護機制,讓干部放手去闖。

          “做什么事情都要求萬無一失,干不出什么新事業(yè),我們做的就是要為黨員干部‘闖’的精神,‘冒’的干勁保駕護航。”茌平區(qū)委組織部副部長許洪強指出創(chuàng)新與試錯的關系,“干部先干一步,群眾少走彎路。在國家政策倡導的前提下,在試錯中試對。”

          今年,王橋村繼續(xù)擴大“試錯”范圍,精心挑選了軟棗獼猴桃、蘆筍、地瓜、豆角等20多個新品種。經過試驗,地瓜、西瓜、蘆筍均達到畝收入5000元以上,軟棗獼猴桃長勢良好,明年預計畝收入8000元左右。“獼猴桃、地瓜、西瓜適合大面積推廣,用工少,產量大,銷路不愁。”王令峰說。

          茌平鮑莊村在村黨支部帶領下,村民土地入股合作社實行集中托管。

          在茌平,勇于“試錯”的黨支部領辦合作社越來越多。洪屯鎮(zhèn)洪屯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嘗試陽光玫瑰葡萄種植,2年換了3個品種的砧木,終于換來今年大豐收,帶動村里建起48畝高品質葡萄種植基地;菜屯鎮(zhèn)成立新村聯(lián)社,依仗當?shù)刎S富的木屑資源嘗試發(fā)展種植350畝赤松茸,不僅拉長了原有的木業(yè)加工產業(yè)鏈條,還帶動千名農民致富;馮屯鎮(zhèn)祁樓村支部領辦合作社探索式托管土地660畝,鎮(zhèn)里邀請青島農業(yè)大學專家為其制定村級產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并配備烘干機一臺,初步形成糧食種收產業(yè)鏈。

          洪屯鎮(zhèn)洪屯村種植的陽光玫瑰等品種葡萄。

          截至目前,全區(qū)32個村進行了先行先試種植試驗,帶出葡萄、獼猴桃、赤松茸、羊肚菌、火龍果、水果玉米等特色產業(yè)種植3000余畝,畝產效益均達到萬元以上,全區(qū)“三品一標”產品發(fā)展到195個,“一村一品”示范村達到50個,帶動村集體收入和村民收入雙增收。

          大眾報業(yè)·農村大眾記者 祝超群 通訊員 劉明明

        我來說說( 
        來頂一下
        返回首頁
        返回首頁
        上一篇:濰坊:創(chuàng)新開拓農民增收致富新路徑
        下一篇:綠色能源厚植高唐高質量發(fā)展底色
         
        0
         
         
         
         
        推薦資訊
        共富車間助力群眾就業(yè)增收
        共富車間助力群眾就業(yè)
        寧陽:持續(xù)壯大林果產業(yè) 多點發(fā)力點亮綠色經濟
        寧陽:持續(xù)壯大林果產
        “青衿致遠”實踐團參觀走訪青島漢纜股份有限公司
        “青衿致遠”實踐團參
        種下“牧草綠”,治愈“鹽堿白”
        種下“牧草綠”,治愈
         
        欄目最新
        欄目熱門
         
         
         
        版權聲明   |   網站簡介   |   網站導航   |   頻道招商   |   聯(lián)系方式   |   友情鏈接
        山東信息港 ings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