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新蕾
“我叫付佳奇,來自內蒙古,我在山東煙臺賣蘋果,我希望全國的朋友能吃上正宗的煙臺蘋果。”這位26歲的小伙子憨態(tài)可掬,總是笑瞇瞇的。他是煙臺的準女婿,畢業(yè)后和女朋友回到她的家鄉(xiāng)煙臺,嘗試用電商推廣當?shù)氐奶O果。
從自己開網店到如今在煙臺津銳億農產品有限公司負責電商運營,畢業(yè)于電商專業(yè)的付佳奇,不斷刷新了賣蘋果紀錄。從2020年至今,他所在的公司在拼多多開店4家,今年幫助周邊農戶賣出去1200多畝地的蘋果。
全國蘋果看山東,山東蘋果看煙臺。煙臺位于北緯37度黃金海岸,年均降水量和日照時長都非常適宜蘋果生長,煙臺蘋果先后獲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首批中歐地理標志互認農產品等稱號。近日,迎來豐收的煙臺蘋果登上了“多多豐收館”線上專區(qū)。據(jù)悉,拼多多從9月1日至11月30日上線“多多豐收館”,投入50億元惠農消費補貼。
老丈人種植蘋果20年,
準女婿直播間吆喝賣
“最開始接觸到煙臺蘋果,是因為我女朋友的父親種了20年蘋果。他是地地道道的果農。”2019年,大學畢業(yè)的付佳奇和女朋友一起回到煙臺,為了把自家的蘋果銷售出去,他在拼多多開了一家個人店鋪。
付佳奇是一位開朗小伙,他常常用“魔性”的笑聲給身邊人帶來快樂。在拼多多開店之后,他嘗試在店鋪直播間帶貨,吸引了一群忠實的粉絲。開個人店鋪是付佳奇大學畢業(yè)后的首次創(chuàng)業(yè)嘗試。隨后,他加入煙臺津銳億農產品有限公司,找到了發(fā)揮自身專業(yè)優(yōu)勢的廣闊舞臺。
“以前,我們公司的銷售渠道主要是出口和線下大型商超。后來,疫情對蘋果出口影響較大,2020年公司在拼多多開了第一家線上店鋪,到目前在平臺已經有4家店鋪。”付佳奇介紹,公司位于煙臺棲霞市和海陽市交界處的蘋果產區(qū),周邊農戶種植的蘋果大都通過他們賣出。
一開始,公司在拼多多開店只是為了多一個銷售渠道,但如今,線上銷售已經占到公司總體銷售額的四分之一,付佳奇介紹,他們平均每天能賣出4000多單蘋果,在平臺活動補貼下,中秋節(jié)前銷量翻番。
在棲霞市,很多果農已經不去市場上賣貨了。一到蘋果采收季,像煙臺津銳億農產品有限公司這樣的電商,冷庫都是爆滿的狀態(tài)。
出廠前拍120張X光片,
糖度達12度才裝箱
2021年11月,山東籍航天員王亞平在太空一邊工作一邊吃著蘋果,被網友稱為宇宙大型蘋果吃播現(xiàn)場,讓煙臺蘋果“紅上天”。
據(jù)山東蘋果果業(yè)產業(yè)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姜中武介紹,王亞平同款“太空蘋果”之所以好吃,除了北緯37度的獨特氣候和光照條件之外,其品種和栽培方式也不斷優(yōu)化。
煙臺蘋果好吃的原因之一就是甜度高,一般在11度左右,有的品種甜度可達15度。“我們在把控品質方面一直高標準、嚴要求。果子從樹上摘下來之后會統(tǒng)一進行機器分選,經過水洗之后,每個蘋果要拍攝120張X光片檢測,看看是否有碰傷、病蟲害,糖度達到12度才會裝箱。”付佳奇介紹,除此之外,還要根據(jù)果徑和果形進行分級。
正是因為對品質的嚴把關,煙臺津銳億農產品有限公司在拼多多店鋪的復購率高達30%左右,遠超其他同行,付佳奇解釋說:“這意味著每賣出1000單蘋果,就有300單是老顧客買的。”
電商促進產業(yè)轉型升級,
農戶年增收3萬余元
每年10月前后,煙臺的空氣中都彌漫著蘋果的清香。以前,蘋果成熟后需運送到水果交易市場去賣,現(xiàn)在,很多種植戶直接在家門口將果子賣給電商設立的收購網點,省去了中間環(huán)節(jié),省時省力又增收。
“目前,棲霞市網絡店鋪有4000多家,2021年全年網銷蘋果10萬噸,成功申報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棲霞市商務局黨組成員、電子商務服務中心主任李國勇介紹。
農閑時節(jié),周邊果農便來到工廠車間幫忙打包發(fā)貨。煙臺津銳億農產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鵬鳴介紹,自拼多多店鋪開設以來,公司新增就業(yè)崗位200余個,在線上為老百姓賣蘋果超過了1200萬斤,櫻桃超過60萬斤,帶動本地200余個農民家庭每戶年增收3萬余元。
近年來,立足鮮果銷售,發(fā)力果品深加工,推進產業(yè)與休閑觀光深度融合,緊跟電商平臺、直播帶貨等線上營銷潮流,煙臺蘋果產業(yè)抓住行業(yè)風口,不斷延鏈補鏈,產業(yè)升級步伐加快。
在煙臺,越來越多像付佳奇這樣的“95后”電商新農人成為鄉(xiāng)村振興的實踐者。“拼多多的成長,充分得益于中國農業(yè)的發(fā)展,我們始終與中國農民、農業(yè)在一起。”拼多多相關負責人表示,以今年農民豐收節(jié)為契機,平臺將圍繞增供給、擴消費、穩(wěn)產銷、培人才、強科技、幫基建等6個方面,深入推進助農惠農,讓更多像煙臺蘋果這樣的優(yōu)質農產品走向消費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