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鄭莉 通訊員 王保明 報道
本報威海訊 “在‘媽媽崗’上班,時間靈活,不耽誤照看孩子,心也安定了。”近日,在威高集團輸液器分公司車間工作的王莉莉一邊熟練地操作機器,一邊笑著說。
王莉莉是兩個孩子的媽媽,曾經為了照看家庭,她多年未能就業(yè)。如今,在“媽媽崗”靈活就業(yè)模式下,她不僅掌握了一技之長,還實現了穩(wěn)定增收,生活煥然一新。
為破解育兒婦女就業(yè)困境,實現“帶娃、賺錢”兩不誤,山東2024年以來在全省推行“媽媽崗”就業(yè)模式。威高集團積極響應,立足企業(yè)生產實際和育兒婦女員工需求,在醫(yī)用材料、輸液器生產等5大類女職工較集中的車間設置開發(fā)了不同的“媽媽崗”,創(chuàng)設了托育保障型“媽媽崗”就業(yè)模式,固定工作時間和地點,簽訂勞動合同,繳納社會保險,按月計酬,讓“寶媽”穩(wěn)定就業(yè)。公司通過建立服務專員機制、完善招聘求職服務、加強職業(yè)技能培訓等措施,完善寶媽就業(yè)服務體系,切實幫助“寶媽”擺脫再就業(yè)困境、實現自身價值。
威高集團還不斷升級寶媽育兒福利,通過開辦幼兒園,讓職工子女免托幼費入園,解決了“寶媽”們的后顧之憂。“當前在威高工業(yè)園安家的職工有上萬人。如何保證員工子女的教育,早早地就被納入集團工作日程。”威高集團工會負責人介紹,企辦幼兒園不僅減輕了“寶媽”們的經濟壓力,開展的免費延時服務,更是把幼兒早晚接送時間與職工工作時間無縫銜接,讓“寶媽”們安心工作。
與此同時,威高集團還打造了威高融愛家園,每個工作日的早上7點左右,威高仁和苑小區(qū)的融愛家園里都會傳出陣陣悅耳的詩歌朗誦聲,職工子女在這里候車上學,專職輔導員則在孩子上車之前教孩子唱唱兒歌、背背古詩,提振孩子一天的精氣神;到了傍晚,這里又成為職工子女的“托管班”,孩子們在專職輔導員的幫助下做作業(yè)、讀書、玩游戲,等待父母下班后接回家。
威高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威高融愛家園不僅提供免費彈性的外托管服務,分為低年級托管區(qū)和高年級托管區(qū),還聘請了專職管理員、保育員和志愿者,提供一托四育(保育、哺育、養(yǎng)育、教育)全周期服務。目前,威高融愛家園已累計服務了376名小學生,個案服務508個,常規(guī)服務9800余人次,助力寶媽實現了家庭與事業(yè)的良好平衡。
目前,威高集團有在崗職工3.3萬余人,女職工1.47萬人,占比達44.5%,其中,“媽媽崗”職工4500人,占女職工總數的30.6%。集團通過建立“媽媽崗+職工子女托育保障”雙軌服務體系,助力女性就業(yè),完善崗位關懷,以企業(yè)溫度托舉“她力量”,彰顯了高度的社會責任和擔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