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第一产区,一区二区精品性色,欧美v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台湾综合区国产精品

      1. 首頁    山東    國內    社會    教育    旅游    房產    娛樂    企訊    女人    財經    科技    健康    家居  

         

         首頁 > 資訊頻道 > 新農村 > 正文
           

        濱州:不用彎腰的麥收

        2020-06-16 13:48:46  |  來源:  |  作者:邵琨 張力元  |  閱讀:次  字號: T   T
         

          背著手、踱著步,在田邊轉來轉去……眼下正是“三夏”農忙時節(jié),山東省濱州市濱城區(qū)楊柳雪鎮(zhèn)周集村村民張玉民看上去卻不那么忙碌。

          “現在,從種到收都是機械化作業(yè),根本不用我干活。不用彎腰就能收完。”在一片金黃的麥地里,一身休閑打扮的張玉民說。

          在他的農田里,機聲隆隆,聯合收割機走過,麥穗被收集起來,秸稈和麥殼被粉碎后拋撒在麥田里。在地頭等候的一輛三輪車,把剛收完的小麥運出來。

          “我來地里就兩個事,一是告訴農機手哪是我家的地,再就是監(jiān)督他,看收割得好不好。”他說。

          10分鐘左右,一畝地收獲完畢。張玉民又發(fā)話了:“幫我送到那邊。”騎上車,他帶著農機服務人員來到提前選好的晾曬場。

          今年62歲的張玉民其實大部分時間在濱州城區(qū)打工,麥收時節(jié)特意請了幾天假回來。忙完這幾天,他再回城里打工。

          楊柳雪鎮(zhèn)周集村人數比較多的時候一年有3次:收麥子、收玉米和過年。隨著機械化作業(yè)的普及,這些年麥收季回來的人也不那么多了。

          “鎮(zhèn)上這一片都是高標準農田,旱能澆、澇能排。前段時間,鎮(zhèn)里統(tǒng)一用飛機打藥防治病蟲害,我都沒回來;貋硪矝]什么活干。”張玉民說。

          病蟲害防住了,一畝地產麥1000斤左右,張玉民覺得這是挺不錯的收成。

          周集村黨支部書記周新年說:“村里有4臺收割機,幾天就能把全村的麥子收割完畢。”

          從手工割麥到機器割麥,從自己收割到社會化服務,麥收越來越省時省力。

          臨近傍晚,晾曬場來了收糧食的經紀人。張玉民和周邊的村民站在一旁,看著他們把糧食裝到車上。他騎著車跟著經紀人來到距離不遠的收糧點,過磅、結賬、把錢揣兜里。

          “拿錢回家給媳婦咯。”張玉民的麥收季結束了,他眼睛笑得瞇成了一條縫。

        我來說說( 
        來頂一下
        返回首頁
        返回首頁
        上一篇:臨清市老趙莊鎮(zhèn):全力開展“安全生產月”活動
        下一篇:濰坊寒亭區(qū)“四化互動”吹響打造奶業(yè)強區(qū)集結號
         
        0
         
         
         
         
        推薦資訊
        共富車間助力群眾就業(yè)增收
        共富車間助力群眾就業(yè)
        寧陽:持續(xù)壯大林果產業(yè) 多點發(fā)力點亮綠色經濟
        寧陽:持續(xù)壯大林果產
        “青衿致遠”實踐團參觀走訪青島漢纜股份有限公司
        “青衿致遠”實踐團參
        種下“牧草綠”,治愈“鹽堿白”
        種下“牧草綠”,治愈
         
        欄目最新
        欄目熱門
         
         
         
        版權聲明   |   網站簡介   |   網站導航   |   頻道招商   |   聯系方式   |   友情鏈接
        山東信息港 ingsd.com